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3《人體免疫》教案(衛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授課內容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3節 人體免疫一本節重要概念及分析本節內容涉及兩個較為重要的上位概念和四個次級概念:1.重要概念(1)人體具有防御功能,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排斥和破壞“非己”成分,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穩定。(2)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能有效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預防傳染病。2.次級概念(1)皮膚和黏膜對病原體具有屏障作用。(2)白細胞能吞噬并破壞病原體(3)人體受病原體(抗原)刺激后能產生破壞該抗原的蛋白質(抗體),清除病原體。(4)免疫還能將體內衰老的、死亡的、損傷的、或異常的細胞視為“非己”成分,隨時識別并清除。二教材分析本節內容為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3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完“預防傳染病”后,認識到我們生活的空間有許多病原體,一個人要健康地生活就必須懂得一些免疫知識,學習本節課可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免疫和傳染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到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認識到預防接種的重要性,認識到如何健康地生活,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3 學情分析在此內容之前,學生已學習了“血液”、“皮膚與汗液分泌”、“預防傳染病”等知識,具備了相關的生理基礎知識,為學習免疫奠定了知識基礎。教材中以“水痘”為例介紹特異性免疫的特點,不過很多學生對“水痘”這一疾病并不了解。本節的教學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水平和能力還處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學中充分利用圖片、動畫、實例、模型等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建構概念, 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學生從感知概念到理解概念。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兔疫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能力目標1.嘗試在問題引領下,對圖文資料進行分析說明、比較歸納,發展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運用模型分析特異性免疫的作用原理,利用概念圖梳理本節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如保護皮膚和黏膜,積極鍛煉,保持良好心情,積極參與預防接種等,進而培養學生關注健康、珍愛生命的社會責任。2.根據特異性免疫的作用原理,認識到計劃免疫的重要意義,感受國家對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五教學重點、難點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2.抗原與抗體的區別六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直觀演示、模型建構、講練結合7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拋出話題“你知道你的手上有多少細菌嗎?”,接著公布相關數據,然后質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中有大量的病原體,為什么我們可以健康地生活?各抒已見激發興趣自主學習組織學生圍繞教師提供的閱讀提綱認真閱讀教材P1113114頁的內容,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劃出關鍵句,圈出關鍵字,教師巡視指導。認真閱讀教材,并做好標記通過自主閱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本節涉及的概念,同時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人體免疫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1.拋出生活問題:為什么大面積燒傷的病人要住無菌病房?2.展示皮膚結構的圖片,通過引導學生回顧皮膚結構特點進而歸納出皮膚對病原體的屏障作用。3.追問:皮膚沒有完全覆蓋的地方,如呼吸道、消化道又是如何抵抗病原體的入侵?4.引導回顧黏膜特點,播放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的動畫。5.引導總結皮膚和黏膜是人體防御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6.進一步追問:當頑強的病原體突破了我們的第一道防線,我們的身體又將如何抵抗呢? 7.播放白細胞穿出毛細血管壁吞噬病菌的動畫,總結白細胞的吞噬作用。8.鼓勵學生分析“為什么受傷的哺乳動物用舌去舔傷口,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補充人體的一些殺菌物質。9. 引導總結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白細胞)是人體防御病原體的第二道防線。10.組織學生歸納總結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的共性特點:先天就有,不是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而是對多數病原體起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11.提問:人體免疫都是針對多數病原體起作用嗎?12.組織學生討論:(1)患過水痘的人為什么不會再患?(2)引起水痘的水痘病毒是抗原還是抗體?(3)患過水痘的人可以抵抗水痘病毒,是否可以抵抗流感病毒?13.補充說明人體第三道防線的組成。14.通過實例分析,引導學生區別抗原和抗體。15.借助模型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抗體的產生和特點,理解抗原與抗體的關系,進而總結出: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針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16.提問:根據特異性免疫的作用原理,人類能否采取一定的措施主動獲得免疫功能?引出計劃免疫。17.簡單介紹我國目前計劃免疫的疫苗種類。18.引導學生結合注射疫苗的經歷分析計劃免疫的意義。1.結合生活經歷,在問題的引領下積極思考,發表見解。2、認真觀察圖片、動畫,明確人體各防線所起的作用;3、通過小組討論、分析比較、總結歸納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區別。4.結合自身注射疫苗的經歷,回憶注射過哪些疫苗,分別是預防哪些傳染病,分析注射疫苗的原因。1.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啟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通過問題使教學環節環環相扣。2.同時通過展示圖片、播放動畫等形式,為學生學習提供直觀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免疫的防御功能如何實現,進而落實本節的重要概念。3.授課過程中通過觀察與分析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4.利用小組合作開展討論,引導學生用集體的智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5.借助模型分析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借助模型建構概念,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突破本節易混概念,同時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的能力。6.讓學生感受國家對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免疫的功能1.提問:人體的三道防線實現了什么功能?2.通過類比法,把免疫系統比作國家軍隊,總結出免疫的三大功能,并引導學生形成本節的重要概念:免疫是人體的一種防御功能,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壞和排斥“非己”成分,以維護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和穩定。3.補充免疫功能異常的實例,如過敏、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指導學生要辯證看待免疫功能。思考觀察分析交流提高歸納總結能力,落實重要概念總結指導學生利用概念圖、思維導圖梳理本節概念完善概念圖通過概念圖串聯本節的生物學術語,幫助學生理清術語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升對概念的認識,落實理性思維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達標檢測督促完成課堂精練完成課堂精練鞏固知識布置作業完成校本作業板書設計:第3節 人體免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