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2.2《原生生物的主要類群》教案(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生物課教學設計課題:第2節 原生生物的主要類群學習目標1.初步認知原生生物是自然界的一大生物類群 2.認識原生動物是能攝取食物的原生生物,藻類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 3.認識原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教學重難點: 原生動物、藻類的形態結構特征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本節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和思維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本節學習,培養學生保護生物的良好品德。教學方法本節主要采用討論、課件展示、探究、講授等方法教學過程回顧: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為五大類群:1.原核生物界2.原生生物界3.植物界4.真菌界5.動物界其中,原生生物界主要包括藻類和單細胞的原生動物等.引入新課:科學家估計,動物界有150多萬種,植物界有33多萬種,自然界中的原生生物大約有11萬種,它們個體微小,多數是單細胞生物,少數是多細胞生物,細胞中有真正的細胞核. 根據原生生物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的不同,把它們分為不同的類群,其中與人類關系密切的是原生生物、藻類等生物類群。一 原生動物是能攝取食物的原生生物(播放幻燈片認識原生動物)1、分布:原生動物也簡稱原蟲。是結構較簡單的一類原生生物,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所構成,細胞能從周圍環境中攝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原生動物的分布是十分廣泛的,淡水、海水、潮濕的土壤、污水溝、甚至雨后積水中都會有大量的原生動物分布,以致從兩極的寒冷地區到60溫泉中都可以發現它們。說明原生動物可以逐漸適應改變了的環境,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2、結構特點:原生動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動物,它們的身體是由單個細胞構成,具有一般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胞膜。雖然如此,它們有著一般動物所表現的各種生活機能,如運動、消化、呼吸、排泄、感應、生殖等。 代表種:草履蟲、 團藻、鐘形蟲、 喇叭蟲、變形蟲3 原生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微小,結構簡單,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組成。4、原生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學生討論)二. 藻類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觀看幻燈片)1、形態結構:藻類是形態結構多種多樣的。有單細胞的(衣藻),有多細胞的(水綿)。藻類一般都具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藻類的光合作用效率約占全球生物光合效率的90%。它們是結構簡單的原生生物。2、分布特點:藻類在自然界中幾乎到處都有分布,主要是生長在水中(淡水或海水)。但在潮濕的巖石上、墻壁和樹干上、土壤,養面和下層,也都有它們的分布。在水中生活的藻類,有的浮游于水 中,也有的固著于水中巖石上或附著于其他植物體上。衣藻和水綿就生活在淡水中。 3、 藻類的分類(1)綠藻如:衣藻,小球藻,水綿,石莼(2)褐藻褐藻,俗稱海帶,多細胞,有堅韌葉柄及固著器,可以固生于海底,生物體呈葉狀或扁平帶狀,有些可長達數十米。馬尾藻:是淺海礁石上常見的海藻之一。有氣囊幫助漂浮。3)紅藻:如:紫菜、石花菜、鷓鴣菜等4藻類的特點(1)結構簡單,有單細胞和多細胞(2)沒有根、莖、葉的分化(3)多數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陸地上(4)依靠孢子進行繁殖4 藻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學生討論)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使海域一度成為死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這些毒素被食物鏈中的某些生物攝入,如果人類再食用這些生物,則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原生動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個體都是由單細胞構成的B.能從外界環境中攝取食物C.細胞內沒有真正的細胞核D.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2.下列原生動物中能使人生病的是( )A.草履蟲 B.眼蟲 C.瘧原蟲 D.變形蟲3.所有藻類的細胞里都含有的色素是( )A.葉綠素和藻黃素 B.藻黃素和類胡蘿卜素 C.葉綠素和藻紅素 D.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 4.下列關于藻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多數藻類生活在江、河、湖、池和海洋中B.多數藻類的結構都具有根、莖、葉的分化C.許多藻類可作為人類的食物和醫藥的原料D.有些藻類可作為檢測水域污染的指示生物5、海帶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類,素有“長壽菜”和“含碘冠軍”的美譽,在沿海一帶被廣泛養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控制碘進入海帶細胞B、海帶是依靠種子進行繁殖后代的C、海帶依靠根吸收水和無機鹽D、海帶呈褐色,不能進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