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3.2《生態系統概述》教案(褚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理解生態系統的功能地位及相互關系。2、掌握營養級的概念以及營養級與食物鏈的關系。3、了解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二、本節課重點、難點分析:1、什么叫食物鏈?它應如何書寫?2、什么叫食物網?3、(拓展)消費者等級與營養級 三、教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結合閱讀指導法、談話法、討論法,進行啟發式教學。四、學法:1、引導學生自主預習、理解、討論、歸納教材。2、聯系實際,舉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1)生態系統的概念是什么?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2)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為哪兩部分?主要作用是什么?2、引入第一課時重點內容(1)什么叫食物鏈?它應如何書寫?(2)什么叫食物網?(3)(拓展)消費者等級與營養級 二、師生一起學習食物鏈和食物網1、出示食物鏈圖 綠色植物嬋螳螂黃雀鳥學生通過預習、自主概述食物鏈的定義定義: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式聯系,叫做食物鏈。2、教師重點點撥食物鏈注意事項(1)從生產者開始寫起。(起點是綠色植物,終點是最高一級的動物)(2)箭頭由生產者指向消費者,由低級消費者指向高級消費者。小資料: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3的小資料,認識生態系統中的其他食物鏈。(捕食食物鏈與碎屑食物鏈)3、習題練習、強化鞏固。(單選題、應用所學知識鏈接食物鏈)4、師問:圖中吃草的只有昆蟲嗎?昆蟲只是蟾蜍的食物嗎?生答:1、不是,還有其他動物 2、不是、例如鳥、青蛙等)小結:由此可見,生物的食物鏈不是單條的,而是錯綜復雜的。食物網定義:多條食物鏈由于食物關系彼此交錯,形成復雜的網狀聯系,稱為食物網。三、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合作完成草原系統圖的提問(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態系統中具有什么作用?答:草原上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供給該生態系統中的各種動物的生活利用。(2)草原上的各種動物與草原的植被有什么關 系?答:草原上的各種動物與草原植被的關系是“吃與被吃-捕食”的關系。(3)草原上的各種動物之間具有什么關系?答:草原上動物之間的關系包括捕食關系和競爭關系.(4)嘗試將草原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直接的關系用線連接起來答:13條四、知識拓展消費者等級與營養級 1、什么是營養級?2、營養級的注意事項注意事項:1.每條食物鏈的起點一般是生產者,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即該食物鏈中最高等級的動物。 2.每一環節即為一個營養級,處在第幾位即為第幾營養級,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一般情況下生產者總是為第一營養級。3.各種生物處的營養級的級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4.同種生物,所屬消費者級別和處的營養級級別一定是不同的。五、鞏固練習、拓展提高六、課堂小結,暢談收獲,梳理知識。這節課學習了食物鏈和食物網,要求同學們能夠熟記它們的概念,能夠連接食物鏈和食物網。 知道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結構基礎,反映了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而形成的復雜聯系。另外還學習了消費者等級與營養級的關系及注意事項。七、課后作業(預習)1、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點及相互聯系?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功能是什么? 3、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P74頁活動 討論水族箱中能量的來源和流動中的5個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