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24.4《家居環境與健康》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24章第4節家居環境與健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1 舉例說明家居環境主要污染物及來源。2 能夠制定防治室內環境污染的有效對策。(二) 能力目標1 能運用調查的方法來獲取家居環境的信息,提高分析與表達能力。2 能給親友提出家居環境改善的建議。3 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交流能力。(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 關注家居環境污染對生活質量的影響。2 引導學生認同綠色消費和綠色文明的觀念。3 形成不僅愛護“小家”而且保護“大家”的意識。二、教學重點1. 舉例說出家居環境污染源及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2. 討論防治室內環境污染的有效對策。三、教學難點討論防治室內環境污染的有效對策。四、教學準備1. 相關圖片、PPT2. 探究實驗視頻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設計意圖一、情境導入展示:家庭的圖片,同時播放音樂國家。導入:自古以來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能擁有一個舒適溫馨的家。提問:家居中的環境與我們自身健康有什么關系呢?引入今天學習主題。營造一種溫馨有愛的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和情感。二、認識我們的家真實案例情景再現:介紹王先生家庭情況,及調查小組對王先生豪華家居的環境質量評測情況。過渡:同學們你們的家居環境如何呢?活動:讓學生對自己家中的環境質量進行打分,完成學案第一部分內容。展示:王先生家的得分情況提問:你認為王先生的家居環境中有哪些項目會影響身體健康?在這些不合格的項目中具體隱藏了哪些致病元兇呢?組織學生閱讀學案第二部分的資料,完成相關內容。總結:家居中四大兇手的特點及危害。提問:除了以上元兇,家居中還有什么危害呢?如果家有寵物,它們可能帶來哪些問題?交流:家里已經養有寵物的同學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出示:權威數據報道。小結:改善家居環境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我們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證。對自己家中的環境質量進行打分,完成學案第一部分內容,并交流結果。學生閱讀學案中的資料分析并完成相關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經驗分享交流。聯系生活,指導實踐。三、保護我們的家提問:對于已經存在于空氣中的污染物如何清除?開窗通風:介紹通風是最便捷有效的方法。綠色植物:介紹一種能輔助我們提高家居空氣質量的小幫手。回憶舊識:回顧普利斯特利實驗,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實驗現象。總結:植物可以更新空氣的條件是一定要有光照。提問:除此之外,綠色植物能凈化甲醛等有害物質污染后的空氣嗎?展示視頻: 常見植物對甲醛吸收的有效性探究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有些植物對甲醛的吸收作用是比較明顯的。展示圖片:在王先生的家中,也擺放了大量的植物,但這些植物卻是蘭花、百合花等。講解:這些植物并不適宜擺放在家中,因為它們不僅不能有效吸收甲醛,產生的香味、花粉等代謝物反而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提問:王先生感到很困惑,他有三個問題請同學們幫他解答:家里到底能否養植物? 能養哪些植物? 擺放在什么位置?小結:用綠色植物來凈化空氣一定要合理。提問:凈化空氣是否能徹底根除家居中的污染源?講解:專家建議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源,需要對王先生的家居環境進行合理整改。請你為王先生設計整改方案,重新給他一個健康的家。組織活動:通過小組合作,給王先生設計整改方案,還他一個健康的家。教師歸納學生設計的方案。總結:綠色的家居環境,不是靠豪華裝修得到的,環保裝修、健康烹飪、科學防治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回顧舊知識,并用相關知識解釋實驗現象。思考,觀看視頻學生運用剛才學到的知識進行解答。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完成學案中的整改方案。并分享交流討論出的整改方案。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學會用知識來解釋身邊的現象。聯系生活,指導實踐,實現學以致用,能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有深度的問題。通過安排小組合作活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也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四、愛護小家、保護大家情感升華:一節課只有短短40分鐘,而我們在自己的家里要生活多久呢?中華民族在地球上又將傳承多久呢?提問:同學們,是不是管理好自己家的這方天地,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就能健康生活呢?圖片展示:全國性的環境大問題播放視頻:師生一起合唱國家跟隨老師,用歌聲表達心中的情感。情感升華,說明我們的小家和我們的大家(國家)的關系。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積極地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五、課后延伸展示:相關學習網址,讓學生課后繼續查閱資料,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課后作業:設計推廣綠色家居理念的公益廣告宣傳語,為綠色家居理念的推廣做一份貢獻。課后繼續查閱網站資料進行學習的衍生。讓學生把這一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和理念滲透到今后生活的每一天。板書設計: 第四節 家居環境與健康 一、家居環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裝修廚房室內綠化二、改善家居環境利于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