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9.3《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一、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1、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力目標: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情感目標:關心長輩的飲食,體驗父母的辛勞,學習表達孝心。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2、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難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三、學習者分析:初一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生活經驗,知識有限。為滿足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發展需要,我設計了開放性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實踐,使學生能夠親自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快樂中增長知識,增長能力,培養情感。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出示:營養問題的圖片肥胖癥(營養過剩)、體重過輕(營養不良)、不吃早餐、偏食、挑食、暴飲暴食、飲食過咸等。提問:想一想他們這些飲食習慣正確嗎?引言:那么什么樣的營養結構才叫合理?正確的飲食習慣是什么?讓我們關注今天的學習內容膳食指南。說出這些都是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對不吃早餐、偏食、挑食產生共鳴。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合理膳食設計: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復習提問:能你能說說食品中富含哪些營養成分嗎?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是人體的供能物質是哪些?講述:食物中的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的作用各有不同。因此,合理而均衡的膳食有益于人體的健康。講述:中國營養學會根據營養學原則,結合我國國情制定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指導人們平衡膳食,合理營養,促進健康。閱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出示: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金字塔”,進一步加深對“合理搭配營養物質”的理解。提問:你們認為在青少年時期,每天攝取的營養物質中尤其要注意些是?小結:嬰兒、幼兒、青少年、成年人的膳食計劃應有所不同,以滿足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營養的不同要求。青少年正處于旺盛的生長發育期,應食用足夠的糖類以維持各項生命活動,食用適量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體生長發育的需要,還應食用一定量的無機鹽、維生素和纖維素,以保證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設計:如果你是一名技藝高超的營養師,請你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要求:針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特點,。小組交流:略。課件互動:請幾個小組分別把設計的“一日食譜”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全班同學評判。(評判標準:營養是否全面,營養結構是否合理。)提問:除了合理均衡的膳食以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討論:合理的飲食習慣。補充:一天一般為三餐,兩餐的間隔時間為4-6小時。科學論證,早餐約占一天熱能的30%,午餐約占40%,晚餐約占30%,不吃早餐或不定時就餐的習慣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小知識:(1)一個中學生一天應攝入的食物量。(2)健康的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3)紅、黃、綠、白、黑。回憶舊知識,說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纖維素。閱讀課本上的建議,了解五大類食物的需求量,對照自己的生活,看看有哪些做得還不夠。一致認為糖類、蛋白質最重要。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設計一份適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譜”,嘗試提出一個主題鮮明、類似廣告詞的食譜名稱。三個小組進行展示,全班投票,選出最佳設計方案。同座位討論,全班交流總結:(1)一日三餐,按時進食。“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飯吃得少”。(2)不偏食,不挑食。(3)不暴飲暴食。對照自己的飲食,了解自己做得好與不足的地方,對自己今后的合理均衡營養有指導性作用。六、總結提升:“民以食為天”,膳食是人體健康的基礎。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一日三餐科學的搭配方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將健康意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記住,要“用知識生活,而不要用習慣生活”。七、作業:通過學習合理膳食,請你和父母設計“一周食譜”。八、板書:一、膳食指南:民以食為天1、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供給充足能量2、保證魚、肉、禽、蛋、奶、豆類和蔬菜的攝入二、平衡膳食寶塔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