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11.1《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教案(沈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4單元 第11章 人體內的廢物排入環境第一節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單元章節11-1課題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課型 新授課第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教材簡析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1章的內容。第11章和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內容直接相關。如人體尿液的形成和循環系統直接相關,尿液的排出和神經系統的調節直接相關。“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是11章“人體內的廢物排出”的基礎內容,下一節有賴于第一節的基礎知識。知識目標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概述腎臟的結構特點。技能目標1、 通過觀察豬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2、 通過觀看影片,培養學生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情感目標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2、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重點泌尿系統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腎的結構特點難點腎單位的結構教學準備學生準備:預習,完成學案課前練習。教師準備:泌尿系統的結構模型。收集體相關的視頻文件,自制多媒體課件。解剖豬腎所需的材料用具:豬腎、解剖盤、解剖刀、放大鏡等。 教學方法討論、觀察法教學輔助手段PPT flash影片板書設計腎形成尿液泌尿系統的組成 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結構:腎皮質、腎髓質、腎盂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腎 腎小球:毛細血管球單位:腎單位 腎小管腎小囊教學過程教師邊導邊教學生邊學邊練設計意圖課前預習布置學生預習本課內容。課前作業檢查。課前出示解剖的豬腎,給出任務。課前預習同桌互查,匯報情況。觀察。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關注人體的健康。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引言:俗話說,人有三急。如廁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物,如果在體內積聚過多,會妨礙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因此,人體為了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每天都要將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尿液是人體排出的一種廢物,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樣被排出體外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認同。根據第一章學習的“人體概述”內容,能說出尿液的形成與排出與泌尿系統有關。簡潔的起始:學生知道尿液可以排出身體產生的廢物,因此對老師講述產生認同,但對于尿液的形成不清楚,產生探究興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一、 泌尿系統的組成二、腎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出示:人體泌尿系統組成示意圖人體泌尿系統模型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結合P74的“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圖片,完成學案的T1填圖及填空。1、泌尿系統的組成?它們的功能分別是什么?出示:腎:形成尿液泌尿 輸尿管:輸送尿液系統 膀胱: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 小結:泌尿系統的功能-形成和排出尿液。講述:人體的腎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的兩側。腎的背面和腹面有肋骨保護。1、腎的外形和內部結構觀察:完整的豬腎,觀其形,辨其味,并記錄觀察結果。顏色氣味形狀紅褐色尿臭似蠶豆再觀察:用解剖刀將豬腎縱剖,對照課本插圖仔細辨認腎的內部結構。自學:閱讀文字與圖片,觀察模型,小組合作完成T1。匯報:投影展示答案。運用:在模型上指出各結構,并說出其功能。認真觀看,鞏固新知。認同新知。感受:用手摸一下腎臟的位置。大多數同學用手摸腰部脊柱的兩側,個別同學指在了腹部,及時糾正。分組觀察,記錄觀察現象。投影匯報答案。分組觀察,發現腎髓質和腎皮質的顏色和書上所描述的不一樣,提出問題。明確自學內容:讓學邊通過邊讀圖邊對照書本上的相關內容自學,并設計板書進行歸納。自學內容具體、可行,任務明確,自學過程完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讀圖概括能力,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歸納出泌尿系統的組成。教師在學生觀察實驗時巡視,及時發現學生的疑惑。鼓勵學生敢于懷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解釋:活體或剛剛離體豬腎的腎皮質中血液比較多,因此,腎皮質的顏色較深,而腎髓質顏色較淺。但是離體時間比較長的豬腎,腎皮質的顏色較淺,而腎髓質的顏色較深。2、腎縱剖結構模式圖填圖:出示腎縱剖結構模式圖。 小結:腎皮質腎 腎髓質腎盂3、腎單位講述: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大約包含100萬個腎單位。出示:腎單位的圖片,歸納:腎小球腎單位 腎小囊腎小管提問:腎小球的實質是什么?血液在腎小球中的流經途徑是怎樣的?難點精講:腎小球是由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球,其終端匯合成一條出球小動脈。血液從入球小動脈進入毛細血管,然后又匯集在一起從出球小動脈流出來。思考:腎小球這個毛細血管球與一般的毛細血管網有什么區別?出示:腎單位的圖片。請學生講解。反饋小結:腎單位特點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腎小球是由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球,其終端匯合成一條出球小動脈。腎小囊的一端包裹著腎小球,另一端連接著腎小管。腎小管細長而曲折,最終匯集成集合管,并與腎盂相連。出球小動脈分支形成許多毛細血管,環繞在腎小管周圍。填圖:說出腎皮質、腎髓質、腎盂、輸尿管。自學反饋:完成書P69的自我評價2(1)。填圖:進一步了解腎單位的組成。說出:腎小球實際上是一個毛細血管球。積極思考,從名稱上發現腎小球中毛細血管網兩端連接的都是動脈,而人體其他部位毛細血管網的兩端分別連接動脈和靜脈。一位同學上講臺帶領全班同學溫故腎單位結構。溫故。回憶知識,填空。觀察也是一種自學活動,教師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觀察要求,引導學生學會按步驟觀察,并鼓勵學生質疑。對學生感到困惑又難以解答的問題,老師給予釋疑。及時自學反饋:教師設計有針對性的檢測練習,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檢查學生達成目標的情況。精要的重難點講解: 腎單位的結構較抽象,雖然有模式圖,但腎小球的結構學生理解有困難,是教學的難點,因此結合實驗觀察,由感性到理性,教師再用簡練的語言介紹了腎單位的結構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難點。總結提升課堂反饋播放FLASH: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課堂總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泌尿系統的組成? 各部分的功能? 腎的結構? 腎的單位? 在圖中指出腎單位個結構的名稱。3 連接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的毛細血管網,與人體其他部位的毛細血管網有無區別?完成學案T4.觀看影片,加深理解和記憶。由學生自己提問、回答,從而歸納出本節課的內容。學生獨立完成習題。獨立完成,自我檢測形象的影片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簡要的課堂小結:教師通過組織學生之間相互提問、回答,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概括,強化重點,加深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系統、完整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及時反饋:根據學生的自學實際,設計適量的有一定坡度且多題型多樣式的練習,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