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生物11.1《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節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一節內容,泌尿系統是人體八大系統之一,也是人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直接有關的四個系統之一。本節是在學生學習循環、消化、呼吸之后,針對人體內廢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冊書中是一個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緊密。教材首先聯系學生的生活,通過觀察與思考,讓學生了解泌尿系統的組成,然后觀察腎的縱剖結構,并結合插圖、課件了解腎單位的結構,為學習第二節尿液的形成奠定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經過一個多學期對生物學的學習,已經了解了關于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了一定的識圖能力、觀察能力,對“腎”、“膀胱”、“尿道”等器官在生活中已獲得了一些感性認識。但是,七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還比較弱,對腎單位的各部分結構特點和彼此間的關系微觀抽象,是學生學習本節課的難點。三、教法學法教法:自主合作、質疑點撥、引導觀察、實驗探究。學法:自主學習、觀察法、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四、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概述腎的結構和腎單位的組成。(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人體泌尿系統模式圖、觀察腎臟的外形與內部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2.通過模擬腎單位結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三)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對泌尿系統結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2.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五、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腎的內部結構和腎單位的組成。(二)教學難點:腎單位的結構。6、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過程設疑導入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物,如果在體內積聚過多,會妨礙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因此,人體為了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每天都要將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想一想:1.人體內廢物排出體外的方式有哪些?2.尿液是人體排出的一種廢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與我們學過的哪個系統有關呢?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根據前面學習的人體概述,能說出人體內廢物排出體外的方式有:排氣、排尿、排汗、排便等。尿液的形成與排出與泌尿系統有關。自主+合作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結合P74頁“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圖片。思考: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它們的功能分別是什么?泌尿系統有什么功能?想一想 :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實驗探究 1.指一指:指出腎的位置說一說自己身上腎的大概部位。2.看一看:觀察豬腎 學生觀察完整的豬腎,要求觀察其形狀、顏色,辨別氣味,用手捏觸,記錄觀察結果。3.動動手:解剖的豬腎縱切面 (1)觀看微課縱剖豬腎(2)讓學生縱剖豬腎,(3)觀察縱剖好的豬腎內部結構,對照課本P75圖11-2仔細辨認腎的內部結構。教師在學生觀察實驗時巡視,及時糾正學生操作、發現學生的疑惑。(4)觀看圖片,認識腎臟的重要性,并快讀課文找出腎單位的結構。合作交流 觀察腎單位的結構1.教師出示腎單位的圖片,學生對照課本認識腎單位的組成。請學生指出腎單位的各部分名稱。2.討論:腎小球由什么形成?腎小囊和腎小管有什么特點?質疑: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與其他毛細血管有何區別?動動手教師指導學生用簡易工具制作腎單位的模型,并展示制作成果。情感交流觀看尿毒癥患者和母親為女兒捐獻腎臟圖片加深對腎臟重要性的理解。觀看垃圾食品圖片說出自己感受!提倡:拒絕垃圾食品,從現在做起!課堂小結以搶答的形式說出本節課學到的主要內容。達標測評 1. 找房子2. 找同伴閱讀文字與圖片,指認出泌尿系統的各個器官,并說出功能。認真思考,回答那個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找出腎的大體位置。分組觀察,讓學生通過看、摸、聞等方式直接了解腎,并記錄觀察現象。學生分組實縱剖豬腎,觀察并討論腎的內部結構。并在縱剖好的豬腎上指出各個結構。認識腎的重要性,然后快讀課文找出腎單位包括那些結構通過觀察腎單位的結構圖片,對照課本認識腎單位的組成。對照屏幕指認各結構。小組內合作,討論問題,并展示回答。質疑解答制作簡易的腎單位模型,鞏固腎單位組成 觀看圖片,自我感受并表示拒絕垃圾食品,從現在做起。以搶答的方式,說說本節課學到的主要內容。分小組在屏幕上完成找房子和找同伴,比一比那組完成的又快又好。板書設計第1節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一、泌尿系統的組成腎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 膀胱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二、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腎結構:腎皮質、腎髓質、腎盂腎 腎小球腎單位 腎小囊腎小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