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生物21.5《鳥類的生殖與發育》教案(楊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一、 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蘇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十一章第五節的內容,此前學生已經學完植物,昆蟲、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學習本節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更高一級動物在生殖發育方面的特點,因此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概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認識鳥卵的結構及其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二)能力目標:在圖文和視頻資料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通過觀察、分析、合作討論,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鳥類與人類的和諧發展,滲透愛護鳥類、保護自然的情感教育。認同鳥類與人的和諧關系,養成愛鳥、護鳥的習慣。三、教學重難點重點:鳥卵的結構特點及其功能;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難點:鳥卵的結構特點及其功能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視頻資料、多媒體課件和教學案、收集資料。學生準備:課前收集與鳥類生殖和發育有關的資料、預習新課內容五、 教學方法本節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新課改倡導學生不應該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探索者,把課堂還給學生,基于以上的理念,我采用了采小組合作式,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發揮群體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手段上我將合理利用多媒體以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六、 教學過程(一)溫故導入 :溫故:學生溫習前一節內容,教師設置問題并挑選四號組員回答,查看學習情況。1.蛙的生殖與發育經過哪幾個時期?2.蛙的受精方式是什么?3.與蛙的發育相似的動物還有哪些?導入:課堂導入創設情境激發思維,通過播放幾組鳥類的圖片,提出問題漂亮的鳥類從哪里來到這個世界?它們是通過哪些過程使得自己的生命得以繁衍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二)自主學習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觀察雞卵結構,并完成導學案相應部分的問題。任務一: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觀察鳥卵,按照導學案中的指導:摸(感受卵殼的作用)、觀(說出氣孔的作用)、剖(觀察內部結構)的思路,進行對鳥卵的觀察。并完成導學案中出示兩個問題:1、你看到了雞卵的什么結構?2、你能分別說出它們的作用嗎?生活動:小組代表分享觀察雞卵的過程,并根據PPT展示的雞卵圖講解雞卵的結構和作用。師:如何觀察到卵黃膜?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方法生:用鑷子將卵黃部分戳破,看見卵黃流了出來,說明之前有卵黃膜的保護。師:卵白除了可以提供營養物質,還可以為胚胎發育提供什么?生:卵白還可以提供水分。師:雞的卵細胞在哪里,由哪些結構組成?生:卵黃膜、卵黃、胚盤任務二:觀察雞卵的發育過程。播放視頻模式,學生通過觀看,了解了雞卵的發育過程。并完成學案問題:1.小雞孵化的條件是什么?2.鳥類的受精方式和青蛙的受精方式有什么不同?這種受精方式有什么意義?3.舉例說出早成鳥和晚成鳥的區別,說出常見的早成鳥和晚成鳥?生活動:學生自學或小組合作完成導學案的內容,并在小黑板上展示答案配合講解。如若有不同點,進行小組交流。生:小雞孵化的條件:外界保持一定的溫度、必須是受過精的卵。對于第二問,屬于開放性的問題,學生通過討論,擴散思維,言之有理即可。師:說到晚成鳥大家都了解了其特點,那老師不得不提到一種鳥類,就是烏鴉,說到烏鴉,大家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對,長得丑,叫聲難聽,不吉利的象征,正是這不被大家看好的烏鴉,卻在一個方面給我們人類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哪個方面呢?對,敬老愛老方面。有個成語用來形容烏鴉,是什么?生:烏鴉反哺,師:非常正確,那么誰可以給大家講一下烏鴉反哺的意思?生講解,并說出尊老愛老的情感。師: 提出倡導:愛護鳥類生:用比較積極的觀點正確對待鳥類,認識到要保護鳥類,關愛人類的朋友。(三) 隨堂演練,學生完成課本后的練習題。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使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七、 板書設計鳥卵的結構及其功能(雞蛋為例)卵殼、卵殼膜(保護)氣室(提供氧氣)卵白和卵黃(提供營養)系帶(固定、減震)胚盤(發育成胚胎)八、教學反思本節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知識點。通過小組合作親自觀察鳥卵的實物教學,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鳥卵的結構及其作用;通過視頻教學,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鳥卵的發育過程,從而更牢固的掌握本節內容。觀察圖片,學生直觀的看到早成鳥和晚成鳥的區別,并進行愛老敬老的情感教育。通過學生觀察、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增進了師生情感,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動手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體會到愛鳥、護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