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生物25.3《免疫》教案(蔣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免疫與計劃 教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說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2.區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4.說出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養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免疫知識的學習,確立對傳染病積極預防的思想。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說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及功能;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說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二)教學難點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2.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間的關系。三、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與直觀教學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幻燈片展示有關“泡泡男孩”的新聞報道圖片,教師再加以引導:美國的“泡泡”男孩,接觸細菌就會死亡,在無菌室里生活12年,患有這種病癥的病人由于體內的淋巴細胞存在嚴重的缺陷,因此他們是無法接觸到空氣中的細菌的,否則便會被細菌感染而身亡。因此,大衛在出生之后只好一直生活在泡泡中,這個泡泡里只有氧氣,沒有任何的細菌。那么我們普通的人為什么能夠在大量病原體存在的環境中健康地生活呢?(二)人體的三道防線1.第一道防線皮膚和粘膜(1)資料分析: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2小時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師生討論: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有什么樣的功能? 。(2) 動畫演示:一些病菌落在皮膚表面,正高興得手舞足蹈,想趁機侵入人體。但是病菌們耗盡力氣、費盡周折也沒能夠破壞堅固的皮膚表層,沒有得逞的病菌們正氣得咬牙切齒,沒想到被皮膚分泌的一些物質粘住,它們極力逃脫,但都無濟于事,不久就被殺死并溶解掉了。其余的病菌看到它們的同伴的慘敗,只好逃之夭夭了。一些病菌又來到呼吸道的黏膜上,沒想到黏膜上的纖毛像波浪一樣不斷地擺動,病菌根本連立足之處都沒有,立即被纖毛清掃了出去。(3) 歸納:人體第一道防線的組成:皮膚和黏膜作用: 皮膚和黏膜能阻擋病原體它們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黏膜上的纖毛能清掃異物2.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1)資料分析:當病原體侵入體內時,吞噬細胞(一種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將病菌包圍、吞噬、消滅。師生討論:病菌在什么情況下能夠侵入人體內?免疫力下降、皮膚受傷時 。人體的哪些組織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細胞?胸腺、淋巴結、脾臟等 。(2)動畫演示:一些侵入人體的病菌正得意洋洋,不料遇到人體的保衛物質溶菌酶,病菌立即被粘住并被溶解消滅。僥幸逃脫的病菌們盡管小心翼翼,還是被守衛人體的吞噬細胞發現了,結果也免不了被包圍吞噬掉。(3)學生歸納:人體第二道防線的組成?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作用: 溶菌酶(存在淚液、唾液、血漿等液體中)破壞病菌細胞壁,使病菌溶解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皮膚和黏膜的阻擋作用3. 總結(皮膚和黏膜組成)它們分泌物的殺菌作用第 一 道 防 線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非特異性免疫溶菌酶使病菌溶解第 二 道 防 線(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組成)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非特異性免疫特點;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3.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3)資料分析:當水痘流行時,提前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而沒有接種疫苗或沒出過水痘的人則往往患病?討論: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襲呢?答:體內產生抵抗水痘的抗體。(2)動畫演示:抗原抗體相結合。講解:天花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為例:(多媒體展示)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體內產生的就是抗體,有一個“體”字,方便區分抗體與抗原】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外來的物質就是抗原】提問: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嗎?答:不能,特定的抗原只能產生特定的抗體,而這種抗體不能對其他抗原起作用免疫的特異性。(3)思考: 人體第三道防線的作用特點?是出生以后才產生的,它通常只能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三)歸納區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作用范圍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只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形成生來就有后天形成特性非專一性專一性(四)計劃免疫1.免疫概念: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2.功能:(1)抵抗病原體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2)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3)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多媒體展示圖片)3.免疫的異常功能: (1)排斥反應:對移植器官排斥(移植的器官相當于抗原)(2)過敏反應: 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被稱之為過敏原,例如對花粉過敏,花粉相當于抗原)。4.計劃免疫、意義:計劃免疫是指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的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于人體后,可產生相應的抗體【疫苗相當于抗原,屬于特異性免疫】(五)總結(六)艾滋病討論:許多人對艾滋病談虎色變,但是你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傳播途徑嗎? 1.艾滋病的全稱是什么?2.艾滋病的病原體是什么?3.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七)體驗中考,限時訓練,當堂評價1.凡是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 )A.免疫 B.病原體 C.病毒 D.抗原2、患過麻疹的人體內產生一種抗病毒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和入侵的麻疹病毒分別稱為( )A.抗體、抗原 B.抗體、抗體 C.抗原、抗原 D.抗原、抗體3、(2017涼山州)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 皮膚分泌物殺滅體表的病菌 B. 吞噬細胞吞噬侵入人體的細菌C. 淚液中的溶菌酶溶解角膜的細菌 D. 注射甲流疫苗,預防甲流4.近幾年,我國相繼出現人感染H7N9病毒,從而引起甲型H7N9禽流感。目前未有相應疫苗推出,專家建議大家日常要減少與禽類不必要接觸,遠離家禽分泌物,室內空氣要流通,要勤洗手,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1)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H7N9病毒是甲型H7N9禽流感的 。(2)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 、 、 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3)如果能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將能更好地預防這種疾病。接種疫苗為傳染病預防措施中,從免疫的角度,其中疫苗屬于 ,因此獲得免疫力的方式是 免疫 。教學反思:這一節課,結合中考考點,以不同的方式鞏固,每一個知識點進行了總結;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隨時關注課堂,注重課堂的整體性和緊張性。不足之處是,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這次教學過程中,這一節內容安排的比較多,時間沒有安排好,在提問練習題的時候用知識競賽形式的練習,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預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