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生物25.3《免疫》教案(曹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免疫課時:第一課時一、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膚、呼吸道、微生物多樣性等相關知識,分別說明三條防線的構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圖、動畫,讓學生理解相關概念。教學時應從感性知識入手,根據認知規律組織教學。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2、得高資料分析及數據處理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情境描述:免疫顧名思義就是免除疫病。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存在著許多病原體,它們對我們的身體“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利用一切機會入侵我們的身體生長繁殖。多媒體展示:【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存在大量病原體】設疑:為什么我們在大部分時候都能健康生活?引出: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新課教學:多媒體動畫展示:【皮膚的作用】教師描述:皮膚表皮的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可以防止外界環境中的病菌、化學物質等的侵入。除此以外皮膚的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中的某些物質對病菌也有殺滅、抑制作用。多媒體動畫展示:【黏膜的作用】教師描述:皮膚并不能覆蓋整個身體,在皮膚無法照顧的地方,黏膜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顧呼吸道對空氣的加工處理過程。總結歸納:皮膚和黏膜構成了人體抵御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免疫防線,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過渡描述:在軍事上,作為防御一方,不可能只設置一道防線。人體的免疫也不例外。引出人體的第二道免疫防線。多媒體圖片展示:【皮膚出血】、【口腔潰瘍】、【病原體入侵】多媒體動畫展示:【吞噬細胞及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吞噬、殺滅病原體】總結歸納:殺菌物質和具吞噬能力的細胞發揮作用,清除病原體,構成了人體的第二道免疫防線。教師描述:有了兩道免疫防線,是不是健康就有了“雙保險”,就可以萬無一失了嗎?很顯然不是。多媒體圖片展示:【天花】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人類戰勝天花的歷史。設疑:人類依靠什么戰勝天花?引出人體最強的免疫防線-第三道免疫防線。【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98頁相關內容,二人小組合作完成導學案相應內容。【辨析】:抗體和抗原多媒體動畫展示:【天花抗體消滅天花病毒的過程】多媒體動畫演示:【抗體結合消滅抗原的過程】引出抗體的特點:1、特異性(專一性):抗體只能結合消滅特定的抗原。 例:天花病的抗體只能識別消滅天花病毒,對流感病毒無效。2、時效性:有些抗體能在體內終身留存,有些抗體留存時間短。 例:麻疹抗體能在人體內終身留存,流感抗體一般留存不超過一年。 總結歸納:人體的兩種免疫類型(全班齊誦)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具有防御作用,像這樣的免疫稱為非特異性免疫。人體的第一、第二道免疫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后天獲得的,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發揮作用,像這樣的免疫稱為特異性免疫。人體的第三道免疫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多媒體動畫展示:【人體的免疫】(直觀展示,加深理解)課堂小結: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和兩種免疫類型組成:皮膚、黏膜功能:阻擋、清掃、屏障【板書】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組成:吞噬細胞(白細胞)、殺菌物質(溶菌酶)功能:吞噬、殺菌人體的第二道免疫防線組成: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淋巴細胞)作用機理:病原體入侵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促進吞噬細胞清除抗原。人體的第三道免疫防線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人體的兩種免疫類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