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一下數學3.1《認識人民幣》教案(鄭老師公開課).docx
教學基本信息課名認識人民幣是否屬于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否學科數學學段第一學段年級一年級教材書名:務教學教科書 數學 一年級下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指導思想理論依據: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與推理等活動。本節課我創設了低年級學生喜歡的童話情境,學生利用pad中人民幣電子書的閱讀以及圖片的拖動功能,對人民幣有了清晰的認識通過不同的付錢方式,體現了解決問題的多樣性,使學生直觀理解了元和角、角和分之間的關系,也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背景分析(一) 教學內容分析: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本課內容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認識人民幣”是京版教材第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也是整個小學階段十二冊教材中唯一一次集中學習的機會。本單元共安排了四個例題,其主要內容是:(1)對于人民幣面值的認識與單位的認識。(2)人民幣的單位,分與角、角與元之間的進率。(3)人民幣之間簡單的化法與聚法。(4)人民幣簡單的加減法計算。本課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二) 學生情況: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雖然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只有6歲,但他們對人民幣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課前我對43名學生進行了前測,結果表明,有33人對人民幣的11種面值全部認識,有10人對于幾元、幾角的人民幣認識,對幾分的不認識。76%的同學都有過隨父母購物的生活經驗,還有個別同學有過獨立購物的經驗,如,有的學生舉例“用3元買了3個小布丁”等等。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的面值,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教學難點確定為培養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教學方式:動手操作、體驗探究式,講授式。教學手段:1通過課件演示,學生在喜聞樂見的動畫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利用pad的電子書閱覽功能、拖曳功能、練習功能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四)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owerpoint2010、pad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一年級學生對于pad的了解不多,尤其是在操作使用上不熟,有些孩子幾乎是沒有用過,因此,學習這節課之前要交給學生一些使用pad的方法。如:如何查找電子書進行閱覽;如何拖曳圖片;如何選擇正確的答案;如何進行語音錄制等。教學目標(內容框架)1.通過看繪本、講故事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2.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意圖技術應用時間安排一、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光頭強開商店的故事。教師播放課件講故事。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些錢嗎?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人民幣。你用過哪些人民幣?小結并板書課題。學生認真聽故事。學生舉例:100元、50元、20元學生舉例:1元錢買2個棒棒糖,去香港用1000元購物童話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PPT出示圖片。5min二、觀察操作, 探索新知。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1) 老師把人民幣的電子書放到了pad里,請你先自己讀一讀這些人民幣是多少,然后再考考你的同桌。(2)游戲:看誰認得多。教師出示人民幣。 2.通過分類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過渡語:在大家的幫助下熊大、熊二、蹦蹦終于認識了這些人民幣,他們高興極了! 可是,不大一會兒,蹦蹦又皺起了眉頭自言自語道:這么多亂糟糟的錢,怎么辦呢?教師依次展示學生的分類結果。提問:誰能讀懂他的想法?誰跟她分的一樣?教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老師這也準備了這些人民幣。誰來按順序來分一分?小結:現在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一共有11種幣值。3揭示進率。過渡語:按照同學們的方法,熊大、熊二、蹦蹦按元、角、分給人民幣進行了分類,這樣他們就拿著整整齊齊的一沓錢奔向了光頭強的商店。這時,熊二發現了樹蔭下有只扛著棒棒糖的小螞蟻,他立刻停住了腳步對小螞蟻說道:我能用1元錢買你的棒棒糖嗎?小螞蟻想了想道:“行吧!你打算怎么付給我這1元錢呢?我可沒錢找給你們。”教師:那你們知道1角能換幾個1分嗎? 教師課件演示:10個1分是1角。小結:1角=10分。練習:換一換。學生先獨立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再同桌同學互相考一考。學生搶答。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利用平板給人民幣分類。匯報展示學生的分類結果:(1)按人民幣的材質分為2類類。(2)按人民幣上的數來分類。(3)按人民幣的單位分為3類。學生舉手示意。請3名學生分類,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學生數出共有11種面值的人民幣。(1)學生獨立思考付1元錢的方法。(2)匯報: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1個1元、2個5角、10個1角等。1元=10角。生:10個。學生先思考再個別回答。學生用pad獨立完成練習題目并交流反饋。用平板閱讀功能認識人民幣減少了傳統教學準備人民幣的繁瑣并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意識。在分一分說一說等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元、角、分之間的十進關系。利用平板閱讀功能認識人民幣。用PPT出示圖片。利用pad的拖曳功能進行分類。Ppt播放圖片利用pad的填一填功能進行練習。8min5min7min5min5min三、實踐應用。過渡語:熊二買了棒棒糖后,與熊大、蹦蹦一起高興地吃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光頭強的商店。在商店里,熊大蹦蹦和熊二為貧困地區小朋友買了一個書包。學生估書包的價錢。培養學生估數能力。Ppt圖片3min四、拓展延伸。教師播放課件:介紹人民幣的發展史及各國的錢幣。學生觀看、欣賞、|談感受。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用視頻播放器播放制作好的人民幣視頻。2min學習效果評價設計評價方式:1.知識與技能評價:學生能正確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能否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并有條理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課堂表現是否積極、主動,能夠全身心參與。(2)是否能夠自覺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體驗到成功評價量規:1.知識與技能評價:優:能夠正確正確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優:能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并有條理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優:(1)課堂表現積極、主動,能夠全身心參與。(2)能夠自覺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體驗到成功。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本節課和以往的教學設計相比,主要有兩方面的教學特色,第一是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童話情景光頭強開商店的故事,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使學生受到了愛護人民幣、做人要講誠信的思想教育。第二是利用pad進行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恰到好處的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本節課在學生利用電子書認識11種面值人民幣之后,我精心設計了用pad的拖拉功能對人民幣進行了分類的環節,在分類過程中,學生經過深入思考,出現了多種分類方法,例如:按人民幣的材質把人民幣分為紙幣和硬幣2類,按人民幣上的數,把人民幣分為7類,引導學生認識到人民幣上有1、2、5、10、20、50、100共7個數,按人民幣的單位,把人民幣分為3類,從而揭示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中,不但對人民幣的本質有了較深入地把握,而且在分類過程中對分類方法、分類的原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