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二下數(shù)學4.3《認識算盤》教案(孫老師公開課).docx
認識算盤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shù)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78頁。教學目標1、知道算盤各部分的名稱,學會用算盤計數(shù)和數(shù)數(shù)。2、經(jīng)歷用算盤表示數(shù)、數(shù)數(shù)的操作過程,掌握用算盤計數(shù)的方法,初步滲透位值思想、對應思想、數(shù)形結合等數(shù)學思想。3、學生了解算盤的歷史,知道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之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認識算盤,會用算盤表示數(shù)。教學難點:帶有上珠的數(shù)的撥法。教學準備: 課件、算盤。教學過程一、猜謎,引出課題。1、出示課件:一座城,四面墻,一群珠寶里面藏。 若用小手撥一撥,噼里啪啦連聲響。 同學們:這是什么?算盤。展示形狀各異的算盤圖片,引出課題。(板書課題)二、引導觀察 認識算盤(一)介紹算盤的歷史1、課件演示,了解算盤的由來。課件出示:介紹:算盤是中國最古老的計算機,我們的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發(fā)明了算盤,開始用算盤進行計算,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算盤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還傳到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談感想。聽了這些介紹,你有什么感想?小結:我們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盤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好好認識算盤,把中國的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下去。(二)認識算盤各部分的名稱。1、仔細觀察算盤,說說算盤里都有些什么?2、認識“框”、“梁”、“檔”“上珠”“下珠”。(板書并結合課件演示)3、用動作比劃自己認識的名稱。4、兒歌記憶法。課件出示:小算珠溜溜圓,梁把算珠分上下,中間檔來串一串。框把算珠全圍上三、實踐操作 使用算盤1、在算盤上表示1-10各數(shù)。(1)引發(fā)沖突:借助課件展示算盤上雜亂的珠子,在這樣的算盤上能直接撥數(shù)的嗎?引出在算盤上撥數(shù)要先離梁。(2)小組討論:如何在算盤上表示出1-10各數(shù)?(3)共同撥數(shù):利用Flash動畫軟件,學生說數(shù),老師撥數(shù),重點引導“五”和“十”的撥法。2、了解如何定位。(1)借助課件展示不同的定位。(2)小結:算盤上計數(shù),定數(shù)位可關鍵了,個位定在哪兒,十位、百位、千位也固定了。3、用算珠表示數(shù)。(1)撥數(shù)前,要先注意什么?小結:當珠子都離梁時表示算盤上沒有計數(shù)。(2)在算盤上撥出:563 教師使用課件演示算盤上撥數(shù),學生在自己的算盤上撥數(shù)。強調:某個數(shù)位上是0,則不撥珠以空檔表示。(3)滲透撥珠的指法。撥入下珠時用大拇指,撥去下珠是用食指,撥入撥去上下珠都用中指。四、鞏固應用 加深認識1. 讀出下面各數(shù),并在算盤上表示出來。17,254,180,609,800,10002、連一連把相同的數(shù)連起來。3、用三顆算珠在算盤上表示一個三位數(shù),最大是多少?4、 寫數(shù),并讀一讀。五、觀看“莊叔打百子”視頻,感受珠算神奇。六、欣賞各種算盤,感受算盤文化。七、課堂總結 知識延伸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算盤,并會用它進行撥數(shù),它的神奇之處是不僅能表示數(shù),用它還可以進行加減乘除計算呢!熟練的珠算計算并不遜于計算器,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xù)查找一些資料,發(fā)現(xiàn)更多關于算盤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