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船的研究實驗報告.doc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實驗報告實驗九:制作一個竹筏實驗材料:筷子、螺母實驗過程:1、用筷子做一個竹筏,能穩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2、實驗測試:用螺母(或鉤碼)測試竹筏的載重量,觀察能裝載幾個螺母。注意不能讓水浸濕螺母。實驗結論:竹筏(或木排)的底部比獨木舟寬,穩定性更好,載重量更大,彌補了獨木舟的部分不足。實驗十: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實驗材料:橡皮泥、鋁箔、裝水容器、螺母或墊圈1、橡皮泥和鋁箔是在水中會下沉的材料,我們用它們來模擬造一艘船,讓它們都能漂浮在水面上。2、把船輕輕放入水中,測試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看它們能否裝載一定量的金屬墊圈。實驗結論:橡皮泥和鋁箔是在水中會下沉的材料,把它們做成船型后,它們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實驗十一:比較不同底面積的鋁箔船的載重量實驗材料:鋁箔紙實驗方法:1、用邊長12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成不同底面積的船。2、根據設計,制作3艘鋁箔船,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A船體積:882=128()B船體積:663=108()C船體積:444=64()3、用彈珠或墊圈模擬貨物,比較哪一艘船的載重量大。實驗結論:A船載重量最大,B船次之,C船最小。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結構、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種因素有關,相同質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體積越大,船的載重量也越大。實驗十二、給小船裝上其他動力實驗材料:泡沫船、電動機、電池實驗過程:1、給小船裝上風力推進裝置:在船尾安裝帶風輪的電動小馬達,電池安裝在小船前端,保持船體平衡。閉合開關,讓小船自己行駛起來。注意不要讓電池進水。2、給小船裝上蒸汽推進裝置:在小船中部稍靠后位置安裝金屬管,管內注滿水,蠟燭置于金屬管下正中間位置,小船放入水中后再點火,讓它自己行駛起來。3.給小船裝上船舵,可以控制船的方向實驗十三、給小船裝上其他動力實驗:設計并制作一艘小船任務要求: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載重量達到200克,有自己的動力,能把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制訂方案:畫出船的設計圖,標注材料和結構。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列出所需的材料,計算所需的費用。所用材料:3塊泡沫板 、噴氣裝置、泡沫膠、鋁箔紙。經費預算:165造船幣。別組建議:改成流線型,圓頭,圓尾。制作:根據設計圖制作小船。測試:在測試過程中 按照載重量、動力系統、行駛距離去評判制作的小船是否達標。評估與改進: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商討,提出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小船。1.小船的制作需要考慮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