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化學第10章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 第3課時-常見的堿 教案.docx
第十單元 酸和堿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第3課時 常見的堿【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幾種常見堿的主要性質(zhì)和用途。(2)認識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3)知道常見溶液的導電性,能自己設計完成簡單的探究實驗。2.過程與方法(1)進一步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2)能主動與他人交流、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生活中常見堿的學習,體會化學就在你我身邊。(2)進一步增強探究物質(zh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熱情。(3)體會、觀察和思考是學習化學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學習重點】堿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了解溶液導電性的原因。【學習難點】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理解溶液導電性的原因。【教學流程】創(chuàng)設情境準備實驗用品人們生活的物質(zhì)世界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導入新課講解觀察的要點實驗導學建立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概念等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課堂小結本節(jié)知識的練習并布置作業(yè)檢測反饋,布置作業(yè)【教學設計】一、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明代愛國將領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從化學的角度分析,這首詩中包含了哪些化學反應?這首詩里包含了一種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堿氫氧化鈣的生產(chǎn)過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堿的相關知識。二、新課導入【引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大常見的酸鹽酸和硫酸的性質(zhì)和應用,通過實驗了解了硫酸的腐蝕性,并掌握了關于硫酸的實驗操作規(guī)范。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是我們?nèi)粘I詈蜕a(chǎn)中常見的堿,本節(jié)課我們將研究它們的性質(zhì)。【板書】幾種常見的堿及其性質(zhì)【活動與探究1】用鑷子夾取3小塊氫氧化鈉進行實驗(切勿用手拿)。實驗現(xiàn)象分析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狀態(tài)白色塊狀固體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表面變潮濕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溶解將氫氧化鈉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試管,用手觸摸試管外壁試管外壁發(fā)燙溶解時放熱【講解】1.潮解: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時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這種現(xiàn)象叫做潮解。2氫氧化鈉用途:可用作氣體的干燥劑。【提問】氫氧化鈉除了有上述性質(zhì)外,還有什么重要的性質(zhì)?【小結】1.氫氧化鈉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2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俗名叫做苛性鈉、火堿、燒堿。使用時要十分小心。3若不慎將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講解】氫氧化鈉的用途: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yè)。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如爐具清潔劑中就含有氫氧化鈉。【過渡】檢驗二氧化碳時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氫氧化鈣的水溶液,氫氧化鈣也是一種重要的堿,下面我們簡單了解它的性質(zhì)。【活動與探究2】在蒸發(fā)皿中放一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生石灰接觸水放出大量的熱,使水沸騰。【講解】1.生石灰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CaOH2O=Ca(OH)2,反應放出大量的熱,這些熱量可以將雞蛋煮熟。2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或消石灰,對皮膚、衣服等也有腐蝕作用,使用時應注意安全。【板書】1.堿有腐蝕性,使用時應十分小心。2可作為干燥劑的有:濃硫酸、氫氧化鈉。【展示】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化學式NaOHCa(OH)2俗名苛性鈉、火堿、燒堿熟石灰、消石灰顏色、狀態(tài)白色片狀或顆粒狀固體白色粉末狀固體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水腐蝕性有腐蝕性有腐蝕性【設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堿的物理性質(zhì),堿有什么化學性質(zhì)?【活動與探究3】(1)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并觀察現(xiàn)象。加紫色石蕊溶液加無色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藍色紅色氫氧化鈣溶液藍色紅色(2)回憶檢驗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將氫氧化鈣、粘土和沙子混合,用來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氫氧化鈣的這一性質(zhì)。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僅吸收水分,還會發(fā)生下列反應: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設問】上面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之處?三氧化硫與堿的反應與上面的兩個反應類似,試寫出三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jù)上面的實驗和討論,試歸納出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學生交流與討論)【討論小結】這兩個反應都是非金屬氧化物與堿的反應,都生成水,另一種產(chǎn)物的化學式特點是都由金屬元素與原子團組成。原子團:CO2CO3原子團、SO2SO3原子團、SO3SO4原子團(氧原子數(shù)增加1個)。所以,2NaOHSO3=Na2SO4H2O。【板書】3.堿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1)堿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實驗探究】采用導電儀分別試驗鹽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氯化鈉溶液、蒸餾水、乙醇的導電性。(學生活動交流)【探究結果】蒸餾水和乙醇不導電,而鹽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氯化鈉溶液均能導電。【提問】這些溶液為什么能導電?金屬能導電的原因是什么?【回答】金屬中存在著能自由移動的電子,電子帶負電,在電場的作用下,電子定向運動產(chǎn)生電流。【提問】金屬能導電是帶電電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嗎?(師用多媒體動畫展示下述過程)【講解】HC1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Cl,H2SO4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SO42,HNO3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NO,NaOH在水中會解離出Na和OH,Ca(OH)2在水中會解離出Ca2和OH,NaCl在水中會解離出Na和Cl。這些帶電的陰陽離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動,在電場的作用下,會定向運動產(chǎn)主電流。【設問】比較上述物質(zhì)的解離情況,試分析酸堿各自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談論小結】鹽酸、硫酸、硝酸在水溶液中都解離出H和酸根離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zhì)。我們把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這些堿,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OH,即在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堿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zhì)。我們把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唯一的陰離子(OH)的化合物叫做堿。【板書】酸、堿的概念酸: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的化合物。堿: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唯一的陰離子(OH)的化合物。【提問】酸和堿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分析小結】1酸的性質(zhì):(1)能與酸堿指示劑作用: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遇酸不變色。(2)能與活潑金屬反應:Fe2HCl=FeCl2H2FeH2SO4(稀)=Fe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稀)=ZnSO4H2Mg2HCl=MgCl2H2MgH2SO4(稀)=MgSO4H2(3)能與一些金屬氧化物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2堿的性質(zhì):(1)能與酸堿指示劑作用:紫色石蕊試液遇堿變藍色,無色酚酞遇堿變紅色。(2)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2NaOHSO3=Na2SO4H2O四、課堂小結【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探究了幾種堿的性質(zhì),體會到了堿都有一定的腐蝕性,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氫氧化鈉的主要特征有:易潮解,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鈣的腐蝕性比氫氧化鈉弱,主要特征有:微溶于水。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都能與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能夠?qū)щ姷奈镔|(zhì)分為兩類:一類是單質(zhì)(包括金屬單質(zhì)和非金屬單質(zhì),如石墨等),另一類是某些物質(zhì)的溶液。當某些物質(zhì)溶于水時產(chǎn)生自由移動的離子時,該物質(zhì)的溶液即可導電。酸的溶液都含有氫離子,堿的溶液都含有氫氧根離子,所以它們分別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腐蝕性:堿有腐蝕性,使用時應十分小心三、課堂小結堿的性質(zhì)可做干燥劑: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堿的通性:(1)堿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酸和堿酸: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的化合物。酸堿的概念堿: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唯一的陰離子(OH)的化合物。酸堿溶液導電的原因: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生成沉淀等【布置作業(yè)】完成相應練習。【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一開始就用一個趣味實驗將問題印入學生的大腦,然后通過生活中的多種材料將化學知識層層深入,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感悟方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成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和幫助者。從總體上看,本節(jié)課基本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即: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挖掘教材,發(fā)展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現(xiàn)象入手,使本節(jié)課體現(xiàn)出從“生活化學生活”的鮮明主線。加深了學生對有關知識的鞏固和應用,同時也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整堂課的課堂氣氛是非常熱烈的,學生的積極性高,思維活躍,設計出了很多精彩的方案。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非常重視學生思維的激發(fā)點和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取知識;如何暴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并引導他們分析,解決問題;如何尋找思維的閃光點,并及時贊揚鼓勵,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