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九年級下冊美術《畫布上的抽象》教案(尤老師公開課設計).doc
畫布上的抽象教案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以及抽象藝術的語言和藝術美。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通過具體的實例和相應的問題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描述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始終尊重學生的體驗、感悟,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成長。3、使學生感受思考的樂趣,體察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在藝術中學會接納多元文化,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創作。教學重點:理解什么是抽象藝術和抽象藝術的美有哪些表現,以及如何賞析抽象藝術。教學難點:理解抽象藝術特點(分析性)以及如何賞析抽象藝術。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把一滴墨水滴入一個盛滿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讓學生觀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態和運動的過程。同學們能用一些形容詞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嗎?(學生普遍采用的詞匯有:輕靈,飄動、柔美、)二、講授新知1、什么是抽象藝術?由前一體驗引出本課課題。欣賞抽象藝術作品:紅、黃、藍構成和即興之31什么是抽象藝術呢?(學生普遍的說法是:什么都不是,誰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藝術)師總結:肯定學生的理解并告訴學生抽象藝術自始至終也沒有一個確切定義,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不表現任何客觀形象的藝術統稱為抽象藝術。2、抽象藝術是怎么誕生的?問題1:藝術家為什么要創作這些“說不清是什么”的畫,畫上究竟要表達什么?(這個問題正是學生普遍存在的疑問)出示一組圖片:少女的臉、水果、帶露珠的小草、一池湖水問題2:這四幅圖片,分別給你們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學生用語言對每一張畫面描述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例如:一池湖水讓人覺得寧靜、清爽、覺得心情很舒暢教師分別把學生對四幅圖片描述的詞匯寫在黑板上,)問題3:如果用形容詞提煉四幅畫面的共同美感特征,你會用哪一個呢?(從黑板上提煉出的詞匯,學生很容易發現他們共同的美感特征:清新或相類似的詞語。)。問題4:從不同的事物我們都可以體驗到“清新”的美感,那么是不是“清新”就是少女的臉、就是一池碧水或是其它的什么呢?(學生思考提出的問題,他們會發現“清新”顯然不是一個蘋果或是其它具體的什么,這是不可逆的,讓學生闡述自己的理由)問題5:如何理解抽象藝術大師馬列維奇“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感覺,因而是與環境完全完全隔離的。”這句話呢?(在前面鋪墊的基礎上,學生嘗試理解大師的話,并用語言解讀這段話的含義。)問題6:不能還原成具體的事物,那該怎樣表現“清新”這樣的主題呢?(具體的事物是行不通的,如果學生不能找到解決的途徑,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用基本的語言元素進行創作,而語言元素是在第二課的教學中學過的,例如:用顏色表現清新。)師總結:因為具體的形象不足以準確表達藝術家內心的情感體驗,這也正是藝術家為什么要創作這些“說不清是什么”的作品,以及作品究竟要表達什么。當然抽象藝術的誕生也不都是理性思考的結果,有些抽象藝術的靈感是偶然間獲得的,(簡述康定斯基偶然“發現”抽象藝術的故事,結合美國波洛克的“滴灑藝術”加以說明)但是在經歷最初的偶然之后藝術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總結,然后進行有意的藝術創作了。同時照相機的發明挑戰了藝術家具象藝術創作的極限,于是促進藝術家開始思考藝術的本質,導致藝術內容的地位逐步降低了,除此以外音樂也給抽象藝術創作提供了靈感,聽爵士樂,結合百老匯的爵士樂加以說明。(學生了解促成抽象藝術誕生的幾個條件和因素。)帶領學生再次欣賞兩幅作品紅、黃、藍構成和即興之31(只出示作品,不出示題目,以避免因題目產生的聯想,干擾學生的主觀感受,學生欣賞抽象作品,描述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師總結:可見我們不是不能欣賞抽象藝術,而是我們誤以為只有看的出來具體是什么才是看得懂了。三、兩種抽象藝術類型冷抽象和熱抽象的概念在第二課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已經介紹,在此不作過多解釋。(學生進一步理解冷抽象:理性、冷靜、科學的,熱抽象是感性、情緒和運動的。)四、誰都可以創作抽象藝術嗎?抽象藝術看上去如此的單純和隨意,是不是誰都可以創作抽象藝術呢?(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后,讓學生參與活動):師總結: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創作抽象藝術能:一是因為具有偶然性,例如:潑灑在白紙上的顏料。二是因為抽象藝術更關注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我們每個人都有相對獨立的感覺和意識,有表達自己情感和觀念的愿望,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藝術語言表達這些情感和觀念了。不能:一是雖然有偶然性,但是之后還是經歷了藝術家思考和總結,最終以一種理性的方式表達出來。(結合蒙德里安的“樹的演變”加以說明)。二是盡管我們每個人都有感覺和意識,但很難用恰當的形式把它準確的表達出來。五、抽象藝術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抽象藝術的創作有哪些規律?首先我們要了解藝術基本的語言元素和形式手段本身有哪些特點及美感。1、線的形態:(教師分別在黑板上畫一組直線和一組曲線,讓學生感受線條本身使人產生的情感體驗)直線:理性、冷靜、嚴肅、單純,硬的曲線:活潑、靈動、柔軟、運動。欣賞冷抽象與熱抽象藝術作品2、色彩紅色:熱情、飽滿、沖動、不安全黃色:閃爍、明亮、尖銳、嬌氣。欣賞1954(作者克里福特斯蒂爾)和群貓(作者岡察洛娃)。3、構圖疏:簡約、理性、寬松密:緊張、壓抑、局促欣賞白底上的黑色方塊(作者馬列維奇)和作品36號(作者波洛克)。4、肌理粗糙:樸實、穩定、笨重細密:華麗、輕快、潤滑欣賞雕塑擊鼓說唱俑和和平少女師總結:抽象藝術的美是借助藝術語言和形式手段自身的特性得以傳達的,我們只有不斷的豐富我們的情感體驗,逐步建立起藝術與情感之間的對應關系,恰當的運用點、線、面、色及形式手段,才能實現最初的創作目的。當然,實際的藝術創作要復雜的多,抽象藝術的美體現在:形式與色彩、構圖與筆觸、材料與肌理、空間與透視,是各種因素的協調配合,正是由于語言的抽象性,作品的不確定性,抽象藝術比具象藝術更難以把握,也更難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