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九年級下冊美術《畫布上的抽象》教案(朱老師公開課設計).doc
畫布上的抽象教案教學目標:1、學會分析、評價美術作品、及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2、使學生搞清楚抽象藝術的特點和產生前提和追求。3、使學生能對抽象藝術的特征有基本的了解。4、養成對美術的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教學重點:抽象藝術的特點和產生前提和追求教學難點:怎樣理解抽象藝術。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教學準備:繪畫工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展示百老匯的爵士樂和即興311、 提問:藝術的基本元素是指? 點、線、面、色音樂能否不用通過音符,而用別的方式表現出來?二、精講點撥第一個真正嘗試將音樂展現在畫布上的藝術家就是當時身居慕尼黑的俄國藝術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俄國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創始者。 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童年時代是在敖德薩渡過,學習了鋼琴和大提琴。1886年 20歲 就讀于莫斯科大學,學習法律與經濟學,畢業后在莫斯科大學法律系任教。 1895年 29歲 看過法國印象派的作品后,他決定要當個畫家。1900年左右 搬到德國慕尼黑,學習印象派和當代藝術的畫風。1904年38歲 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旅行,先后去了威尼斯、突尼斯、荷蘭、法國和俄國,一路注意吸收印象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繪畫風格,比如凡高、高更以及莫奈。1908年 42歲 他回到了慕尼黑,并和當地的一些其它畫家一起創立了表現主義畫派。1911年 45歲 和一些的畫家,從慕尼黑保守的藝術家協會中分離出來,成立了歷史上著名的“藍色騎士”組織。在同年還撰寫關于藝術的精神一文被認為是現代藝術的理論經典。 1914年 48歲 離開德國,返回俄國后,繼續推動藝術活動。蒙德里安荷蘭美術史上的三大畫家,是17世紀的林布蘭特,19世紀的梵高,20世紀的蒙德里安。但是在蒙德里安去世的1944年,他的出生地僅有少數人了解他的藝術,荷蘭的美術館僅有十二件蒙德里安的作品,其中兩件是購入的,十件則是捐贈的。不過隨著蒙德里安的藝術地位后來逐漸受到重視他被譽為20世紀少數擁有重要地位的畫家之一,荷蘭的美術館也開始重金購藏他的畫作,海牙市立美術館目前就收藏有他的油畫與素描達二百五十幅之多。近年來世界各地重要美術館先后舉辦有關蒙德里安的回顧展,追索他藝術進展的腳步,更加肯定他的重要性與作品的價值。三、合作探究1、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作為視覺藝術,美術的形式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有時比內容還重要因為往往是形式而不是內容決定了美術家風格上的差異。照相機的出現使內容的地位進一步降低,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基本確立。a、人們在工藝美術運動、象征主義、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等藝術家的實踐中發現:美術的形式可以通過表現性的處理提升為自由的抽象藝術形式。b、通過和音樂的類比,認識到美術也可以用純粹的色彩和形式來組成具有審美意義的畫面。2、抽象藝術的特點:分析性 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并加以夸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抽象藝術美的表現a、形式與色彩b、構圖與筆觸c、材料與肌理d、空間與透視e、光影與運動四、反饋矯正光效應藝術,又稱“歐普藝術”、“視幻藝術”。它是指流行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歐洲和美國的、用幾何形象制造出各種光色效果、引起明暗與色彩的不同組合、發生運動幻覺和強化繪畫效果的一種抽象派藝術。其常在平面繪畫和立體作品中展現。光效應藝術是利用光學原理,以顏色轉移時顯現出的波形變化,或以制圖儀畫出很細的線條,以及人工處理的光色變異,給人造成視覺差錯的“光效幻象”。光效應藝術作品中的形象,遠離客觀存在的自然物象,其是純粹感情化的色彩或圖式的符號形象。光效應藝術的代表藝術家有美國的約瑟夫艾伯斯(Josef Albers)和出生于匈牙利,后移居法國的維克托瓦薩雷利(Victor Vasarely)。瓦氏的代表作有其在1968年創作的奧德。此外,另一著名的光效應藝術作品阿爾巴斯圖形,則是在德國包豪斯學院任教的阿爾巴斯設計創作的。“在兩個連在一起的立方形中央,有一個狹長的小平行四邊形,有時你覺得這個四邊形屬于下邊立方體的左側,那么下邊的立方體是向前凸出的,有時你又覺得它屬于上邊立方體的右側,則上邊的立方體向前凸出,下邊的則凹進。這種捉摸不定的空間判斷,據他說包含著某種宇宙的秘密,也有人稱之為超三度空間的四度空間”。五、小結思考與討論(通過課件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加以講解)誰都能創作抽象藝術嗎?你試試看?抽象藝術家認為抽象藝術是對世界本質的揭示,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對抽象藝術怎么看?六、作業1、通過欣賞樂曲,進一步解釋抽象藝術的語言和形象特征。2、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抽象藝術的基本元素,嘗試進行抽象藝術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