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九年級下冊美術《走進收藏》教案(韓老師公開課設計).docx
走進收藏教案教學目標:1、理解博物館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館在保護人類的歷史、文化與藝術遺產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價值。2、學會利用博物館來獲取知識。3、了解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概況。教學重點:何能夠有效地利用博物館來獲取知識教學難點:何能夠有效地利用博物館來獲取知識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教師展示一些圖片或者一些錄像資料片提問:如果我們想要觀看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收藏是一種對于物品的搜集、儲存、分類與維護的癖好。收藏家的收集對象通常是有價值的古董,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小物件。如書畫、集郵、火柴盒貼畫與明信片是較為主流的收集項目二、展示本課目標三、學生探究,嘗試完成任務1、學生分小組,按教材內容,邊閱讀,邊討論2、教師巡回檢查、指導,收集學生探究學習情況四、教師精講1、博物館是保存人類的文化、藝術遺產的地方,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價值的作品,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2、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余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游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當年全球第三),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東坡肉形石本詞條缺少概述、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東坡肉形石。與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并稱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肉石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時供入內府. 這塊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峰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塊黃玉,經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塊玉東坡肉。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會把它當成硬邦邦的石頭,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無論是色彩還是紋理,都可以亂真。人們似乎都能聞到紅燒肉的香味真正人間極品,價值連城。其創意構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開國大典(中國畫家董希文1953年創作油畫)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畫,描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2011年6月,為慶祝建黨90周年,油畫首度向公眾開放。該作品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2014年12月,開國大典草圖首面世,并將在2015年1月8日的“油畫中國風董希文百年誕辰紀念展”中展出3、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方案五、思考練習郵票玉器古錢幣奇石等都是熱門收藏品,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什么六、學生活動收集資料參觀本地博物館或網上博物館,寫觀感。七、成果展示1、學生分小組討論本組任務書完成情況,推薦本組代表展示作品2、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性點評,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提出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