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四下科學(xué)第一單元知識要點精選練習(xí)及參考答案.doc
第一單元 變與不變知識要點:1.泥巴變形記團紙團、彎折吸管、捏泥人、吹氣球2.蠟的有趣變化切割、加熱熔化、冷卻凝固其他:巧克力、鐵水、青銅器3.混合與分離鹽和芝麻:加水過濾蒸發(fā)利用:能否被磁鐵吸引、大小不同、輕重不同總結(jié):以上這些變化,只是物體的形狀、大小或狀態(tài)變化,構(gòu)成物體的物質(zhì)沒有變。精選練習(xí):第1課 泥巴變形記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你能找到哪些事物的變化?2.填一填(1)描述泥巴的樣子: (2)下面是東東捏泥人時的動作: 每次動作前后, 發(fā)生了變化, 是不變的。3答一答易拉罐和玻璃杯分別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說說這些變化的共同點。4.想一想用一張正方形紙,按下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始終不變的是什么?變化了的是什么?第2課 蠟的有趣變化1填一填(1)蠟塊在加熱時,會從 變成 ,冷卻時會從 變成__ __。(2) 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鼎盛時期。(3)切割后的蠟變___ _了,但還是蠟。2.選一選(1)對于“水凝固成冰”這個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水”凝固后變成了另一種物質(zhì)“冰水”B“水”凝固成“冰”后也還是“水”這種物質(zhì)C“水”凝固后變成了另一種物質(zhì)“冰”(2)( ),使構(gòu)成物體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A蠟燭燃燒B鐵化成鐵水C白糖溶解在水中(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體的形狀、大小、冷熱、位置的變化,都沒有改變構(gòu)成物體的物質(zhì)B巧克力熔化只是形狀發(fā)生了改變C倒人模具的鋁水澆鑄成鋁盆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3.答一答在做“研究蠟的變化”實驗時,需要注意什么?4想一想糖液是什么樣子的?糖液在冷卻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第3課 混合與分離1.填一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將混合物進行分離,如下圖中是根據(jù)物質(zhì)的什么不同分離混合物的?(選填“A.狀態(tài)”“B.大小”“C.輕重”在括號里)( ) ( )2.選一選(1)用過濾的方法可以分離的一組物質(zhì)是( )。A墨水和沙 B水和鹽 C白糖和醋(2)關(guān)于“分離鹽和芝麻”的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加熱時不斷用玻璃棒攪拌B需要往鹽和芝麻的混合物中加水C蒸發(fā)皿中沒有水分了再將酒精燈熄滅(3)用( )能將小鐵球和鉛筆屑分開。3辨一辨(1)紅糖和沙子混合后無法分離。 ( )(2)風(fēng)谷車可以將飽滿的稻粒與癟粒稻殼分開。 ( )(3)把種子放在一定濃度的鹽水里,利用輕重不同,可以將好種子和壞種子分開。 ( )(4)所有混合的物質(zhì)都可以分離。 ( )(5)用濾紙過濾時,漏斗里液體的液面要比濾紙的邊緣低。 ( )4連一連下列混合物能用什么方法分離?請你連一連。木屑和細鐵釘?shù)幕旌衔?用漏勺黃豆和沙子的混合物 磁鐵吸稻谷和癟谷的混合物 篩子篩沙子和白糖的混合物 吹風(fēng)機吹豆腐渣與豆?jié){的混合物 加水溶解5做一做(l)圖1的方法叫作 ,圖2的方法叫作__ __。(2)為了將食鹽和沙子分開,應(yīng)該( )。A先蒸發(fā)后過濾 B先過濾后蒸發(fā) C同時進行(3)濾紙上留下的是 ,蒸發(fā)皿上留下的是_ ___。(4)在加熱蒸發(fā)實驗中,下列操作不當(dāng)?shù)氖? )。A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蒸發(fā)皿加熱B加熱后用燈帽蓋滅酒精燈C加熱后直接用手去拿蒸發(fā)皿6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其他混合物的分離現(xiàn)象嗎?舉例說一說。參考答案:第1課. 泥巴變形記1. 圖中是豆子長成了豆苗2. (2)扭、捏、壓和沖3. 形狀 泥巴4. 紙張這種物質(zhì)沒變,形狀發(fā)生了變化。第2課蠟的有趣變化1.(1)固態(tài) 液態(tài) 液態(tài) 固態(tài)(2)商周(3)形狀和大小2(1)B (2)A (3)B3注意安全;戴好口罩和手套;使用坩堝;鉗要拿穩(wěn)第3課混合與分離1.B.大小 C.輕重2(1)A (2)C (3)A3.(1)(2)(3)(4)(5)5(1)過濾蒸發(fā) (2)B (3)沙子食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