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3.5.1石油寶庫 教案.docx
第三單元 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 第五課 干旱的寶地第1課時 石油寶庫課題 石油寶庫單元三學科人文地理年級七年級學習目標1.能夠說出波斯灣地區的地理位置。2.能夠分析波斯灣沿岸干旱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和石油資源帶給該地區的變化。3.會利用各種圖表信息來更理解海灣地區的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 題,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設想。重點波斯灣地區的石油資源及其給該地區帶來的變化。難點石油資源帶給波斯灣地區的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時事播報:2019年6月26日,伊朗成功擊落一架RQ-4“全球鷹”高空無人機,借此向美國展現了強硬的態度以及反擊的實力。學生思考為什么這里紛爭不斷。通過時事播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說明波斯灣地區是一個紛爭不斷的地區。講授新課自主學習:波斯灣地區的位置。總結:讀圖分析:波斯灣地區自然環境特點(從氣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總結:1.波斯灣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河流稀少,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2.波斯灣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知識遷移:你知道波斯地區人口組成嗎?總結:波斯灣地區主要是阿拉伯人,屬于白色人種,語言是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承轉:這樣一個水資源短缺、高原沙漠的環境,當地人靠什么生活?總結:石油。講述: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讀“中國石油進口構成圖”提出問題:你知道在中國石油進口的國家之中有哪些是位于波斯灣地區的?總結:沙特、伊朗、阿曼、伊拉克、科威特等。讀圖分析:1.石油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區?2.波斯灣地區哪些國家的石油資源比較豐富?3.人們為什么把波斯灣地區譽為“世界石油的寶庫?”總結:1.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國家和地區。2.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3.因為波斯灣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地區。承轉:波斯灣生產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輸出的呢?假如你是某產油國銷售部的經理,你認為石油主要的銷售市場應該在哪里?沿途會經過哪些重要的運河、海峽?哪一個市場需求量最大?總結:知識延伸:石油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比較大,假如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暴跌,哪些國家和地區將受到嚴重損失?哪些國家或地區會大受其益?總結:波斯灣地區的產油國會受到損失,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西歐、日本、美國、中國等石油進口國將大受其益。追問:為了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這些產油國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總結;歐佩克 (OPEC) 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于1960年,目前擁有12個成員國。宗旨:協調和統一各產油國的利益,并維持原油價格及產量。捍衛石油資源國的權益。提出問題:世界各地經濟的發展水平差異很大,那么波斯灣地區國家的人均收入,有什么差別?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總結:1.石油資源豐富國的人均國民收入遠遠高于石油資源少的國家。2.依靠石油輸出!追問:那么石油究竟給波斯地區帶來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呢?總結:首先,石油增加了波斯灣地區人民的收入。其次,在城市建設、學校建設、發展現代化農業、醫療設施的完善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欣賞:用石油財富打造的世界最奢華的城市沙漠都市迪拜棕櫚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規劃嶄新的城市,這一切的背后,就是強大的石油美元在支撐。學生自主學習波斯灣地區的位置,并分析它的特點。學生自學小斯灣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氣候、地形、河流等方面)。閱讀材料,理解石油對于當今社會的重要性。自主學習:波斯灣地區的石油的分布。合作探究:波斯灣地區石油向外輸出的路線。結合材料分析石油對波斯灣地區國家的影響。學生閱讀圖文數據以及圖片資料,充分認識石油給波斯灣地區部分國家帶來的巨大利益以及社會的面貌的變化學生欣賞圖片。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波斯灣地區的地理位置,并能夠鞏固所學。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并深切體會在干旱的自然環境下,水資源的重要性。通過閱讀材料,結合現實生活,充分的理解石油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重大影響。通過自主學習,了解波斯灣地區石油的分布以及特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并鍛煉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了解石油對波斯地區國家經濟的影響,充分認識到國家經濟發展要未雨綢繆,發展多元化的經濟。鍛煉讀圖分析的能力,并能綜合運用。通過欣賞圖片,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波斯灣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以及在干旱的自然環境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國家。同時,我們也要樹立危機觀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能單純的依靠某種自然資源,而是要發展多元化的經濟。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