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3.1.2用機械種莊稼教案.docx
第一課 家住平原第2課時 用機械種莊稼課題 用機械種莊稼單元三學科人文地理年級七年級學習目標1.知道美國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2.美國中部大平原位置、氣候、河流等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重點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難點對比泰國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異的主要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美國農業部(USDA)2020年7月3日周五公布的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9/20年度小麥產量預估為19.2億蒲式耳(一蒲式耳等于27.216公斤)提出問題:為什么美國小麥的產量會如此之大呢?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問題。利用時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講授新課展示:美國在世界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讀圖,并自主學習:1.結合右圖,請你說說美國在世界中的位置。(從半球位置、所處大洲、海陸位置等)總結: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的中部,除此之外還有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2.找一找美國有哪些主要的山脈和河流?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相對于他們的位置?總結:位于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地勢東西高,中間低。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3.美國中部平原屬于哪種氣候類型?有什么特點?南部屬于哪種氣候類型?有什么特點?總結: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集中于夏季。亞熱帶濕潤氣候:氣候溫和濕潤承轉:農業的發展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熱量,便利的灌溉水源。結合美國的自然條件,引導學生合作探究:4.美國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有哪些?5.美國主要的農作物有哪些?屬于何種耕地類型?不同國家所處的位置不同,自然條件也不同,結合美國中部大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地形圖。合作探究:6.比較美國中部大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在自然條件上有哪些異同?7.以上圖片體現了美國農業生產的什么特點?播放視頻:美國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合作探究:8.根據你所掌握的知識和教材提供的資料,請分析:為什么美國中部平原農業適合高度機械化生產?(從地形、地勢、農田類型、氣候、人口、科技發展等多角度思考。)閱讀材料:材料一在美國中部平原,2個人耕種著300公頃土地(大致相當于中國1000戶農民的耕地)。材料二:資料: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的農業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總量的3%,卻養活了全國3億多人;農產品不僅能滿足全國的糧食需要,還有2/3出口國外。思考:9.以上材料體現了美國農業生產的什么特點?合作探究:10.以高度機械化為主要特點的美國商品性農業會給當地人們的飲食、交通、娛樂、交往等方面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學生自主學習,得出問題的答案。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得出中部平原 的位置及氣候類型。組內交流探究,并進行總結發言。組內進行探究、對比,并形成結論??偨Y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并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從不同的方面來總結美國農業生產現代化的原因。小組之內完成任務,不同小組之間也可以交換意見。學生舉例自己知道的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通過讀圖,讓學生明確美國在世界中的位置。鍛煉學生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閱讀圖片,從視覺上感受美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讀圖能力,并能將知識進行遷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長學生的見識。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知道了現代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樹立學習先進科學知識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遠大理想。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