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上冊化學4.2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教案.docx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 第四章認識化學變化第二節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過程與方法:增加學生探究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組織討論(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及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重難點重點: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及靈活應用 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及靈活應用 課前分析:從本學期開始,我們都在學習化學反應,早已明確化學變化不僅能實現物質的轉化,也能實現能量的轉化。從上節課同學們初步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明白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發生變化,但對于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還需繼續強化以便學生鞏固,本節課主要目的就是強化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教學過程:第一個過程:熟悉書本,有關質量守恒定律重點知識點回顧:1、 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此定律只能解釋 的各物質間的 關系;并且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若有 生成或參加的反應,必須在 容器中進行實驗。2、 國科學家 在“質量守恒定律”論證中做出巨大的貢獻并取得成功,寫出氧化汞受熱分解反應: 此科學家也第1 次明確提出: 。而英國科學家 在 容器中進行質量守恒定律論證實驗未取得成功。寫出加熱金屬汞反應: 3、 從微觀角度理解質量所恒定律: 4、 質量所恒定律中涉及的量不變的量有: 變的量有: 可能變的量有: 第二個過程:質量守恒定律運用鞏固: 相對分子質量:Mg:24 Al:27 Fe:56 Zn:65 H:1 S:32 O:16Ca:40 C:12 N:14 Cu:64 Si:281. 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石蠟燃燒后,越來越短,最終消失 B.鐵絲燃燒后固體的質量增加C潮濕的衣服在陽光下曬干 D.高錳酸鉀受熱后固體的質量減少2下列各變化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食鹽逐漸溶解在水中 B水結冰質量不變C銅絲加熱后質量變大 D樟腦丸放在衣櫥中質量變輕了3.在化學反應前后,下列量(1)原子數目(2)分子種類(3)元素種類(4)元素質量 (5)物質種類(6)原子種類, 其中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H2S + 3O2 = 2 + 2H2O 則中化學式為( )A.S B.SO3 C.H2SO3 D.SO25、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物 質XYZQ反應前質量g181232反應后質量gX26212A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B反應中Y與Q的質量比為54C反應后X的質量為13gD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6、金屬單質A和非金屬單質B生成化合物A2B,即:2A+B=A2B,現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在實驗室做實驗,充分反應時,所用A和B的質量a和b各不相同,但總質量都相等,都是8g,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試求丙同學實驗中a與b的比值可能是多少? A的用量B的用量A2B的用量甲7g1g5g乙4g4g5g丙agbg3g7將Mg、Al、Fe、Zn四種金屬的混合物粉末共25g,加入到200 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將所得溶液進行蒸發、結晶、烘干、稱量,稱得固體總質量為73g(所得固體均不含結晶水),則反應中產生的氫氣的總質量為-( )A48g B2g C1g D0.5g8葡萄糖、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條件下完全燃燒,生成水的質量是-( )48g72gC144gD無法計算9有兩份質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ag二氧化碳;另外一份碳先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產一氧化碳,再將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bg的二氧化碳,則a和b的關系是-( )Aab Bab Cab D無法確定10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含氧元素60%。將30g該混合氣體先通入灼熱的氧化鐵,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可得白色沉淀物-( )A125 g B100g C88g D144g11.有氮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40g,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使該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灼熱氧化鐵充分反應后,再將氣體通入過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 - ( )A. 30g B. 50g C. l00g D. 150g12.將100g含CaCO3質量分數80%的石灰石樣品(雜質不發生化學反應,也不含鈣)高溫灼燒一段時間后,冷卻,測得剩余固體中含鈣元素質量分數為41%,則生成CaO的質量約為( )A. 28g B.78g C. 44.8g D.56g課后練習鞏固:1、六硅酸鎂aMgO * bSiO2 * cH2O ,確定六硅酸鎂組成的方法是:取10.6 g六硅酸鎂充分加熱失水后,得到固體8.8g ;另取相同質量的六硅酸鎂加入足量的鹽酸,充分反應后,經處理得SiO2固體7.2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c=5 B a=3 C a=1 D b=72、堿式硫酸銅Cua(OH)bSO4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綠色固體,加熱會分解生成CuO,H2O,SO2,O2 現將堿式硫酸銅放在試管中充分加熱,并將產生的氣體依次通過濃硫酸,高錳酸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測得試管中剩余干燥固體為3.2g,濃硫酸增重0.54g,則推測堿式碳酸銅化學式中a:b= 堿式碳酸銅化學式為 。13、14.4克甲烷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充分反應后并冷卻至室溫后得到兩種狀態的三種物質,氣體質量變為原來一半。欲使甲烷完全燃燒,原容器中應增加的氧氣質量至少為( )A. 0.8g B.1.6g C. 3.2g D.0.8g至1.6g14、72克丙烷C3H8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充分反應后并冷卻至室溫后得到兩種狀態的三種物質,氣體質量變為原來一半。欲使丙烷完全燃燒,原容器中應增加的氧氣質量至少為( )A. 30g B.50g C. 80g D.50g至80g15下圖裝置是用燃燒法來確定有機物組成的常用裝置,這種方法是在電爐加熱時用純氧氧化管內樣品,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已知:C中的氧化銅是確保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A中的反應為雙氧水制氧氣)。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a儀器的名稱 ,b中盛放的物質是 。寫出A裝置中反應: (2)若去掉B裝置會對什么元素的測量結果有影響? 。(3)E裝置中所盛放物質最好選用 (選填: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水 )。(4)若準確稱取112g樣品(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經充分燃燒后,D裝置增重144g,E裝置增重352g,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