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上冊化學第5章基礎實驗常見金屬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 教案.docx
金屬活動性順序一、 設計思想九年級的學生己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重點是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體驗和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問題實驗探究歸納”的教學模式,通過問題鏈的模式,對大量實驗事實的觀察、分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去探究、觀察、交流和思考,在教師的層層誘導下,歸納總結出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的特點。再通過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能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的發生和設計實驗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再進一步用“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貫穿到設計實驗中去。從而完成對金屬化學性質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歸納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和相應結論。(2)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活動性。2.過程與方法(1)通過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像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理解“控制變量法”在設計實驗中的運用。(2)在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特點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2)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三、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教學難點:(1)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2)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活動性。四、教學用品儀器:試管、試管架、鑷子。藥品:鎂條(砂紙)、鐵絲、鋅粒、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等。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講述】人類社會的發展影響了化學學科的發展; 化學的發展也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其他動物,是因為會使用工具,而材料的演變也體現了人類科學的發展水平。最原始的人類只會使用石器,而人類利用金屬的歷史經歷了從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再到鋁合金大量使用,新型金屬大量開發的過程。【提問】人類使用金屬的過程和金屬冶煉水平密不可分,除此之外,你覺得還和什么有關?【講述】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看圖】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現代(鋁合金、鈦合金等)【回答】金屬的活潑性。利用化學史吸引學生進行思考,并感受到化學在人類發展史上的意義。另外,順其自然的引入今天的課題。問題1:如何比較Cu和Fe的活潑性順序【提問】如何比較Cu和Fe的活潑性順序?【知識回顧】一、 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反應條件方程式和反應現象鎂鐵銅金【小結】方法1:利用金屬和氧氣反應,反應條件越容易、反應越劇烈,金屬就越活潑。 【學生實驗1】二、金屬與酸反應 金屬稀鹽酸稀硫酸鎂現象:方程式:方程式:鋅現象:方程式:方程式:鐵現象:方程式:方程式:銅現象:方程式:方程式:【小結】方法2:利用金屬和酸反應,反應越劇烈,金屬就越活潑,不能和酸 反應的金屬,相對不活潑。 【練一練1】(見學案)【總結1】問題1:如何比較Cu和Fe的活潑性順序?方法1:方法2:注意:【回憶】填寫表格【小結規律1】1、 反應規律: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2、金屬活動性:Mg Fe Cu Au【實驗】1、 按小組完成實驗2、 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小結規律2】1、反應規律:活潑金屬酸 鹽H2 (置換反應) 2、金屬活動性: MgZnFeH Cu Au 【練習】【總結】需要注意,比較金屬的活動性,要控制變量法。通過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思考,運用已知知識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歸納總結方法,運用“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講述】 經過了許多類似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科學家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板書】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逐漸減弱【思考、總結】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活潑金屬酸 鹽H2 (置換反應)引導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現象到本質產生飛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增強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及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能力。問題2:如何比較Cu和Ag的活潑性順序【提問】如果兩種金屬都排在H后面,那如何比較它們的活動性順序呢?也就是說,科學家們只做金屬和酸反應的實驗是不夠的,那他們是如何比較的呢?【學生實驗1】三、 金屬與鹽溶液反應 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鐵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銅片浸硝酸銀溶液中銅片浸硫酸亞鐵溶液中【總結2】問題1:如何比較Cu和Ag的活潑性順序?方法1:方法2:結論:【思考】【實驗】1、 按小組完成實驗2、 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小結規律3】1、反應規律:較活潑金屬鹽 新金屬新鹽 (置換反應) 金屬M N鹽金屬N M鹽 活動性:M N 2、 金屬活動性:FeCuAg 【總結】利用金屬和鹽溶液能否反應。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完善【板書】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逐漸減弱【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主要應用1、 判斷金屬與酸能否發生置換反應及反應的快慢;金屬與鹽溶液能否發生置換反應。 2、 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活動性。【練一練2】(見學案)【思考、總結】3、在金屬活動順序里,只有位于前面的金屬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較活潑金屬鹽 新金屬新鹽(置換反應) 完善知識內容,形成知識歸納。問題3:如何比較Zn、Cu、Ag的活潑性順序 【提問】如何比較Zn、Cu、Ag的活潑性順序 ?以下幾位同學分別選用了一些試劑: A同學:Zn 、 CuCl2 、 AgNO3 B同學:Zn 、CuCl2 、 Ag C同學:Zn、Cu、AgNO3 D同學:ZnCl2 、 Cu 、 AgNO3 方法:兩頭金屬中間鹽、兩頭鹽中間金屬。【練一練3】(見學案)【思考、總結】B、D正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總結指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本課題。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根據時間)【歸納、總結】增強學生用化學知識服務生活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