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下冊化學9.3 環境污染的防治 教案.docx
9.3 環境污染的防治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了解環境污染的現狀感受化學在改善環境方面的重大責任。2.知道酸雨成因和危害以及防止方法。3.了解環境污染的現狀感受化學在改善環境方面的重大責任。4.知道水污染的成因,探究凈水的原理。5.了解固體廢棄物的危害,知道一些常見的回收方法能力目標: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和環境保護的必要性,領悟化學在環保中作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環保意識,樹立保護家園人人有責的思想,產生社會責任感學習重點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的現況,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護措施;教學難點探究硫酸型酸雨形成的過程。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新課引入同學們,我們生活的地球曾經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紅花碧草,鶯歌燕舞,一切都是那么和諧,如詩如畫。然而,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逐漸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畫面。這一切都是那么地觸目驚心,廢氣、廢水、廢渣,即我們所說的三廢,已經嚴重危害了我們生存的環境。人類要想要能夠繼續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地球。化學科學在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討論化學與環境的關系。講授新課一、還人類潔凈的空氣1、介紹空氣中的污染物有:可吸入顆粒物和有害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2、介紹空氣中污染物的來源:(1)化石燃料的燃燒(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燒產生SO2、燃料燃燒排放的粉塵、CO等);(2)工廠廢氣的排放(主要是NOx、SO2等酸性氣體的排放);(3)汽車尾氣的排放(主要是NOx、CO等有害氣體的排放);(4)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裸露地表、工地沙土等造成的粉塵;燃放煙花爆竹等引起的SO2等氣體);3、觀察與思考(108頁)檢驗二氧化硫的實驗,該實驗說明了二氧化硫能夠使紫紅色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4、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1)介紹我國硫酸型酸雨成因(2)硫酸型酸雨的危害5.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1)減少直接燃燒化石燃料,改進燃燒方式。(2)開發新型清潔能源。(3)工廠廢氣的排放,嚴格遵循“先處理后排放”的原則。(4)對汽車尾氣的安裝催化凈化裝置。(5)對于化石燃料進行脫硫。二、保護水資源1.水污染的來源:工業廢水,農業用水,生活污水介紹污染水體的主要物質有六類:有毒物質:有機農藥、重金屬類物質(如汞、鉛、鎘、鉻),酸堿,合成洗滌劑,植物營養物質(含氮磷鉀的物質).交流與討論(112頁)(1)污水中有機物腐爛分解發臭,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減少;(2)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植物的過分繁殖,造成了海水的“赤潮”和河水的“水華”。(3)被污染了的水若用來灌溉,就污染了土壤,長出的農作物中含有有毒物,通過飲用水、食用含有有毒物的食物等途徑,水體中的有毒物質就進入人體。2.水污染的危害:3.防治水污染的措施:(1)實現化工產品的無污染生產,工廠的廢水先處理后排放;(2)研制無污染的化肥與農藥,研制無磷洗滌劑,合理使用化肥與農藥;(3)不隨意向河道中丟棄垃圾,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4)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處理技術。4.活動與探究:自制簡易凈水器及其作用.三、回收利用固體廢棄物師生共同研究(以本學校的垃圾為研究調查對象)教師導我們對城市垃圾進行處理,最大的目的就是消除城市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達到無害化,減量化;其次,在處理的時候,使垃圾盡可能地被利用,創造財富,即達到資源化。(1)目的:處理城市垃圾達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1、學校每天都產生很多垃圾,如何處理的?是否合理?2、你所生活的居民小區的生活垃圾又是如何處理的?是否合理?3、為更合理地、科學地處理城市垃圾,以達到目的,你還能提出哪些有效措施?(2)過程:總結垃圾的處理的方式:1.回收利用,如廢舊報紙、塑料、玻璃瓶、廢金屬。2.高溫堆肥3.填埋4.焚燒四.本節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