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認識聲現象 教案.docx
認識聲現象教學設計一 目標要求知識與技能1初步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3知道聲音是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的。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發聲現象,能簡單地描述所觀察到的發聲題的共同特點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對比和概括能力。2通過聲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初步學習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3.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初步學習實驗探究的方法,體會科學探究的重要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本節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在聲的世界中,聲可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通過聲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2使學生初步領略聲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引起對聲的好奇,激發求知的欲望。二、重點和難點重點:聲音的產生難點: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三、教學方法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四、教具準備音叉、兵兵球、細線、鐵架臺、水槽等五、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老師很幽默的問)同學們為什么知道坐下呢?因為聽到老師讓你們坐下的聲音是嗎?(老師的聲音給你們傳遞的信息)提問導入新課:我們聽到大千世界里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這些聲音千差萬別,那么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又是怎樣傳播的呢?同學們想知道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認識聲現象。二、進行新課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1、學生實驗感受實驗探究:讓學生感知說話時喉嚨部位聲帶振動的情況。(方法:請同學們用左手摸到自己的喉頭部位,大聲說,xx學校,我愛你,我喜歡物理。感受:手指有發麻的感覺,說明喉頭聲帶在振動)2.老師演示實驗1觀察音叉敲擊的發聲情況(對比不發聲時與發聲的現象)2演示用手按住正在發聲的鑼,聲音停止(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3乘勢提出聲源的概念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4鞏固練習:完成導學案作業教師歸納:氣體、液體、固體都能振動而發聲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1、提出問題:聲音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傳播嗎?如果不能,那么聲音的傳播需要哪些條件呢?(通過實驗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問題1:老師說話,聲帶振動發聲,同學們能聽到聲音,而老師與你們之間隔著什么?(空氣)說明了什么?學生老師總結:空氣能夠傳播聲音問題2:PPT展示魚缸,說明液體能夠傳聲(方法:手機用塑料袋裝好放入水中聽音樂)學生老師歸納:液體能夠傳播聲音問題3:學生實驗:耳朵貼在桌面上,在另一端輕叩桌面,能聽到聲音嗎?(土電話)實驗說明:固體能夠傳播聲音(舉例說明對知識加以鞏固,隔墻有耳,古時打仗時,晚上士兵枕著箭筒入睡等)問題4:觀看視頻(真空不能傳聲)教師學生歸納:真空不能傳聲教師總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凡是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聲的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37頁,回答以下問題: 聲音的傳播與 水波 相似。 擊鼓時,鼓面振動,當鼓面向右側運動時, 壓縮 了右側的空氣,該處空氣變 密 ;當鼓面向左側運動時,右側的空氣變 疏 。這樣空氣中形成了密疏相間的 波動 ,以鼓面為中心,向遠處擴展,向四周傳播。這樣的振動傳播的過程形成了 聲波 。師生總結:聲音以聲源為中心,以聲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三、聲速1.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老師向學生講述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四、反思與小結,布置作業老師與學生一起總結,作業教材38頁活動題聲源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物體的振動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可以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聲 傳遞信息和能量認識聲現象導學案一:聲音的產生1.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 停止,發聲也停止。2.說出以下物體是如何發出聲音的蒼蠅飛舞發出的聲音,由 振動發出的。吹笛子發出的聲音是由笛管里面的 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吉他、二胡是由 振動產生聲音。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句話中的聲源分別是 、 和 。二:聲音的傳播1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 、_____ 中不能傳播聲音。2聲音可以在____ 、_____ 、 _____ 中傳播。3聲音是以______形式傳播的。4太空中宇航員即使靠近說話也聽不見, 這是因為 。那么宇航員在太空中采用 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