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1.2 滑輪 教案.docx
滑輪導學案【學習目標】1、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2、 知道滑輪的作用3、 會根據(jù)要求組裝和使用滑輪組【自主學習】1、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滑輪?你知道它們起到什么用嗎?【實驗探究1】明確定義:繩子末端的拉力:______物體的重力:______動滑輪的重力:______物體提升的高度:________ 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________ 實驗探究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1)定滑輪繩子的拉力F拉/N物體的重力G/N物體提升的高度h/m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m拉力和物體重力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 ,可得出它們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2)動滑輪繩子的拉力F拉/N物體的重力G/N物體提升的高度h/m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m拉力和重力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若考慮動滑輪重力,關系是:_______________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 ,可得出它們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滑輪的論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輪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會出現(xiàn)不同的作用呢?我們用杠桿原理進一步論證。定滑輪 動滑輪1) 定滑輪可以看出是種變形的杠桿,由圖3可知,定滑輪在使用時,相當于_______杠桿2)動滑輪在使用時,同樣可以當成杠桿。相當于_________杠桿友情提示:找出動滑輪的支點,強調(diào)這是一個瞬時支點,拉力的方向一定要豎直向上,確定其動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較其的大小關系。我的收獲:定滑輪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若不考慮摩擦,F(xiàn)=G;S=h。實質(zhì)是一個_______杠桿。動滑輪可以__________,但是要_________,且不能___________。若不考慮摩擦,F(xiàn)=(G物+G動),S=2h,實質(zhì)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實驗探究2】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在一起,組成滑輪組,是否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討論并完成: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能設計出幾種組合方式?(把方案在右框畫出并動手組裝)序號動滑輪繩子段數(shù)繩子的拉力F拉/N物體的重力G/N物體提升的高度h/m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m我的收獲:滑輪組特點:既可以_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___省力公式:使用滑輪組時,若承擔動滑輪的段數(shù)是n則:(1)若不考慮摩擦和動滑輪重力F拉=___________(2)若考慮動滑輪重力時,F(xiàn)拉=_____________,且S=________,姓名_________【自我檢測】1、 滑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改變力的方向時,要使用__________,在需省力時,要使用________2、如圖,甲乙物體重力是200N,若不計滑輪重力和摩擦,當用力分別勻速提升重物時,F(xiàn)甲=_________N;F乙=__________N;若滑輪重20N(不計摩擦),當用力分別勻速提升重物時,F(xiàn)甲=________N,F(xiàn)乙=__________N。若物體被提升高度為1m,則甲中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_______m,乙中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_______m. 姓名_________【自我檢測】2、 滑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改變力的方向時,要使用__________,在需省力時,要使用________2、如圖,甲乙物體重力是200N,若不計滑輪重力和摩擦,當用力分別勻速提升重物時,F(xiàn)甲=_________N;F乙=__________N;若滑輪重20N(不計摩擦),當用力分別勻速提升重物時,F(xiàn)甲=________N,F(xiàn)乙=__________N。若物體被提升高度為1m,則甲中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_______m,乙中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______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