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 內能和熱量 教案.docx
內能和熱量教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九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分子動理論和機械能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內能概念的。在熱現象、熱傳遞、做功的基礎上,研究物體內能的變化,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本節內容是后續學習熱機的基礎。【教學背景】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處于由感性向理性發展階段,感性認識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認識上還存在一定困難。為此,本課應注意適應學生好奇心,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再通過理性分析和判斷,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設計思想】本設計通過情景支架設置疑問,借助于類比的科學方法,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實驗,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使教與學達到最佳的結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內能的概念。(2)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3)知道做功和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認識內能,領會其中的類比方法。(2)經歷用做功和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活動過程。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2)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使學生通過實驗理解做功和內能變化的關系。通過實驗和實例,使學生養成聯系實際學習物理的習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自我發展。【重難點】重點:內能概念的建立;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難點:正確理解內能的概念【教具】PowerPoint課件、鐵絲、砂紙、火柴、打火機、壓縮空氣引火儀、礦泉水瓶、可樂瓶、氣筒、裝有熱水的燒杯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課堂開始先設置一個比賽,找兩名同學扭礦泉水瓶,看誰先讓瓶蓋飛出去。比賽結束后提出問題,瓶塞的動能是由什么能量轉化來的呢?創設生活情境,設置疑問,從學生經常玩的游戲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今天課題。二、類比、探究 建構新知內能概念的建立是本節的教學重點之一。那么內能究竟是一種什么能量呢?通過這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過渡到第二個環節類比、探究 建構新知。在這個環節,我安排兩個教學活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首先展示兩個對比情景“運動的足球”、“熱運動的水分子”和“發生形變的彈簧”、“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水分子”,再由學生總結并填寫對比表格,通過與機械能類比的科學方法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建立內能的概念。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內能概念的理解,我把剛才的情景加以拓展和延伸,足球掉在水平地面上最后靜止下來,彈簧恢復原狀沒有形變時,是否具有機械能和內能。讓學生根據機械能和內能的概念繼續分析,機械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而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得出內能是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然后,拋出問題溫度很高的火山具有內能,冰山是否具有內能?學生從分子動理論的知識出發,對比內能的概念,分析得出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然后讓同學們觀看水分子的內能視頻,鞏固內能的概念和內能與溫度的關系。突破難點-正確理解內能的概念。再追問學生把冰熔化成水后加熱到沸騰的過程中,內能怎樣變化?并情境再現之前熱水和涼水的擴散現象,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初步得出一個物體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大,溫度降低時內能減少。實現了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關系的教學目標。既然同一個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那么如何使下面的物體內能增大(也就是溫度升高)呢?1.如何使手更暖和?2.如何使一根鐵絲燙手?3.如何點燃火柴頭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自然過渡到第二個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學生思考,得到不同的猜想和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身邊的器材,分組實驗,相互交流。通過小組實驗,讓學生體驗如何改變物體的內能,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最后師生歸納總結,改變內能的方法可以歸納兩種-做功和熱傳遞,并培養學生實驗總結的能力。通過分組實驗、也讓他們親身體驗科學實踐活動,體會其中的魅力與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降低學習難度,突破本節課又一個重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三、深化知識 融會貫通此時學生因為掌握了知識而興致很高,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讓學生自己舉出生活中的改變內能的例子,學以致用,更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改變內能的方法。為了進一步觸發思維的興奮點,設置第三個環節深化知識 融會貫通。首先讓學生演示壓縮空氣做功棉花燃燒的實驗,通過視覺上的沖擊,是學生注意力集中,并引發思考,得出外界對氣體做功,筒內氣體溫度升高內能的增加。接著讓學生猜想,如果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的內能會怎樣變化? 然后演示氣體對外做功的實驗,學生觀察、體驗氣體對外做功,在這個實驗中學生感受到瓶體溫度變化,并看到白氣產生,討論分析,得出氣體對外做功,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深化做功可以改變內能的知識,使學生理解的更透徹。這一環節的教學,借助了演示實驗,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實驗,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生活化,降低學習難度,深化和提高概念的理解與應用;并使學生感受到瓶瓶罐罐皆學問,物理來源于生活,使學生熱愛生活,喜歡物理。知識學完以后是為了以后更好的應用,內能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下面的視頻就是展示內能強大魅力的時刻,播放視頻神州十號升空,讓學生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來認識內能,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四、感悟收獲,課堂小結設問:學完本節課,能不能解釋課堂剛開始瓶蓋的動能從哪里來的?請學生談一談有什么收獲或感想?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進一步完善知識建構,并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思想、觀點的舞臺,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反思的好習慣。五、 布置作業布置課外小實驗:自制彈射器找一段兩端開口的小塑料管,從塑料管的一端塞進一個用水浸濕了的紙團(要塞緊),從另一端推進一個用橡皮塞制成的活塞,一個簡易的彈射器就做成了。試試推進活塞,比比看誰能把紙團彈射得最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第二節 內能一、 定義 二、改變內能的方法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 (1)熱傳遞分子勢能的總和 (2)做功一切物體無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