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1 電現象 教案.docx
- 資源ID:48700 資源大小:16.57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1 電現象 教案.docx
3.1 電現象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摩擦起電,并能解釋有關現象.2.知道兩種電荷的規定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并能解釋驗電器的工作原理.3.知道電流的形成和電流方向的規定.4.知道電池的作用.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摩擦起電現象的實驗探究,認識兩種電荷及它們的相互作用.2.通過對實驗結論的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善于觀察、樂于探索、勤于思考生活中常見的電現象,體現物理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點 兩種電荷的規定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根據原子結構理論解釋物體在摩擦時為什么會帶電;理解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教學難點 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培養;摩擦起電的實質.教具準備 橡膠棒、玻璃棒、絲綢、毛皮、紙屑、驗電器等.教學過程新課引入 演示實驗:用絲綢、毛皮分別在玻璃棒、橡膠棒上摩擦幾下,然后將棒靠近紙屑、頭發等輕小物體.現象:棒能吸引輕小物體.結論: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說明摩擦起電.【進行新課】1.摩擦起電的定義及解釋有關現象.用摩擦的方式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2.兩種電荷.實驗現象:玻璃棒(絲綢)靠近玻璃棒(絲綢)會排斥.橡膠棒(毛皮)靠近橡膠棒(毛皮)會排斥.橡膠棒(毛皮)靠近玻璃棒(絲綢)會吸引.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存在兩種電荷,并規定為正電荷、負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例題1(多媒體展示)用絲線懸掛著A、B、C三個輕質小球,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如圖,若C帶負電,則( )A.B可能帶負電 B.A、B一定都帶正電C.B可能不帶電 D.A一定帶負電3.驗電器結構原理:根據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性質制成.用途: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可判斷帶電體的電性(作解釋).4.摩擦起電的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當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時,哪個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它就容易失去電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體得到電子.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討論: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后,玻璃棒帶什么電?(正電.)為什么帶正電?(玻璃棒與絲綢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較弱,在與絲綢摩擦時,因失去電子帶正電.)絲綢帶什么電?(負電.)為什么帶負電?(玻璃棒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絲綢上,絲綢因有多余電子而帶負電.)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橡膠棒帶什么電?毛皮帶什么電?為什么?5.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使正負電荷分開.例題2(多媒體展示)用一根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接觸一個金屬箔已張開小角度的驗電器,接觸時發現驗電器金屬箔片張角變大,由此判斷( )A.驗電器原來帶正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驗電器傳向玻璃棒B.驗電器原來帶正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玻璃棒傳向驗電器C.驗電器原來帶負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玻璃棒傳向驗電器D.驗電器原來帶負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驗電器傳向玻璃棒6.得到持續電流的條件引導同學思考:小燈泡持續發光,表示有持續電流通過小燈泡的燈絲.你能否通過上述實驗找到維持小燈泡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電路要接通,即合上開關.)7.電源(1)電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續電流,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2)常見電源: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3)介紹干電池和蓄電池:干電池、蓄電池上有正極和負極,干電池的正極是炭棒,從外表看,即為帶銅帽的一端:負極是鋅筒(展示干電池剖面實物).蓄電池的正、負極通常用“+”“-”號標在電池的上部.8.電流方向的規定電荷有兩種,電路中有電流時,發生定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有可能是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方向發生定向移動.我們將正電荷的移動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9.在電源外部的電流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內部的電流方向是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電流這個概念.電流是電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們要從電流的形成、電流方向的規定、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等幾方面加深對電流的認識.布置作業 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 注意事項
-
本文(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3.1 電現象 教案.docx)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