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生物7.22.4 動物的主要類群 教案.docx
第4節 動物的主要類群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魚類及兩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了解魚類及兩棲類動物與人類的關系。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發展學生科學探究及小組使用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科學探究的素養。教學重點:魚類及兩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學難點: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教學過程:1、 復習引入:前面我們通過學習將動物分成了兩大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脊椎動物。【問題】脊椎動物有哪些類群?【學生】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二、新課教學(一)魚類1、魚類的主要特征【講解】魚類是體被鱗片、以鰓呼吸、用鰭作為運動器官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分布范圍很廣,種類繁多,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包括硬骨魚和軟骨魚兩大類。生活在海洋里的魚類占58.2%,淡水中的魚類占41.2%;對水溫的適應范圍也較廣。【視頻】學生觀看視頻,了解以“四大家魚”為代表的我國的淡水魚類資源。【圖片】展示軟骨魚類的圖片,講解典型的軟骨魚類,并給學生介紹我國的海洋魚類資源。【學生活動】學生自主學習P54,思考魚類的主要特征。【小結】魚類的主要特征:(1) 終生生活在水中(2) 體表覆蓋黏滑的鱗片(3) 身體一般為流線型(4) 用鰭游泳,用鰓呼吸2、 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提問】魚類終生都要生活在水中,那么它有哪些特點讓它適應了在水中的生活呢?【視頻】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剛才大家觀看了視頻,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魚類究竟有哪些特點讓它適應了在水中的生活?【小結】體色:背灰黑,腹白,不易被敵害發現,為保護色。 形態:鯽魚的體表有鱗片,起保護身體作用,鱗片上有粘液,游泳時減少阻力。梭形,減少水的阻力,適于游泳。 呼吸:用鰓呼吸運動:用鰭游泳。感知:身體兩側有側線,感知水流、測定方向,3、 魚類與人類的關系【學生活動】學生自主學習P54,找出魚類與人類的關系。【小結】供人類食用;提供多種工業原料,可以制成藥品、飼料、皮革制品等;吞食蚊幼蟲,防止疾病;觀賞。(2) 兩棲類1、兩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視頻】兩棲類動物的介紹【講解】展示圖片,講解兩棲類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學生討論】通過老師的講解及剛才觀看的視頻,請大家結合書本P55頁的知識,討論一下,兩棲類動物具有哪些特征呢?【小結】(1)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2)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3)皮膚裸露且濕潤,能夠輔助呼吸。(4)體外受精。2、兩棲類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學生活動】學生自主學習P54,找出兩棲類與人類的關系。【小結】消滅農田害蟲;可供食用;可作藥用;教學及科學研究的良好實驗材料。3、 本堂小結魚類 終生生活在水中,體表覆蓋黏滑的鱗片,身體成流線形(梭形),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外受精。脊 兩棲類 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中, 椎 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裸露且濕潤,動 能夠輔助呼吸;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物 爬行類鳥類哺乳類4、 練習1.海馬身體側扁,全身無鱗,軀干被骨板包圍,有脊柱,在水中能直立狀前進,有鰭,用鰓呼吸,終生生活在水中,由此可知,海馬屬于()A.節肢動物 B.軟體動物 C.魚類 D.兩棲動物2.下列敘述中與鯽魚適于水中生活無關的形態特征是( )A.身體分為頭、軀干和尾 B.身體呈梭形C.體表有鱗片和黏液 D.身體的兩側有側線 3對兩棲動物中的“兩棲”含義的理解最正確的 ( )A.幼體生活在水中B.有時生活在水中,有時生活在陸地C.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在陸地生活D.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水陸兩棲板書:1、 魚類1、 魚類的主要特征2、 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3、 魚類與人類的關系2、 兩棲類1、 兩棲類的主要特征2、 兩棲類與人類的關系教學反思:本課教學中對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還應拓展講解一些,特別是舉例進行對比說明,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那么密切,有哪些重要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