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7-20章)教案(全冊共62頁).docx

  • 資源ID:48887       資源大小:1.35MB        全文頁數:63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80金幣 【人民幣8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80金幣 【人民幣8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7-20章)教案(全冊共62頁).docx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7-20章)教案(全冊共62頁)17.1 磁是什么教學目標1能說出磁在日常生活、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2了解磁體具有吸鐵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3會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以及磁體的磁極和磁化的概念。4了解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和磁場具有方向性,并初步認識地磁場;知道磁感線,會畫常見的磁感線。教學重點了解磁體具有吸鐵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教學難點會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以及磁體的磁極和磁化的概念。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導入新課文天祥有這樣一句詩“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磁是什么?小磁針為什么指向南方?磁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第一節磁是什么。(板書課題)二、自學互研(一)基本的磁現象自主閱讀教材P138139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任務:1通過閱讀了解磁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即古今中外的磁文明)。2如圖用磁鐵吸引鐵屑。(1)什么地方吸的鐵屑多?__兩端__。(2)吸引鐵屑多的地方的磁性比較__強__(選填“強”或“弱”)。(3)我們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做磁體的__磁極__,任何磁體都有__兩__個磁極,它們分別叫做__南極__(__S__極),__北__極(__N__極)。3如圖所示,將小磁針支撐起來并晃動,等小磁針靜止下來,總是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向北方。我們把指向南方的叫做南極,指向北方的叫做北極。,(第3題圖),(第4題圖)4如圖所示,用條形磁體接近小磁針,從圖示現象可以得出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__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__。知識鏈接:磁鐵之所以能吸引鐵釘是因為鐵釘被磁化后,鐵釘與磁鐵的接觸部分間形成異名磁極,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的結果。獨立完成知識板塊一、二,教師巡視。根據完成情況挑幾組同學帶領大家分別學習板塊一、二,其他同學補充或糾錯。教師選擇兩組將討論結果在全班進行展示,小組之間互相進行點評。各小組長將各知識板塊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展示到小黑板上,尋求小組間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對照學習目標思考:1今天我學到了什么知識?2學到哪些科學方法?3我還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磁化自主閱讀教材P138139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5參照課本圖172中的實驗,用磁鐵吸引鐵釘,然后用鐵釘吸引鐵屑,會發現,被吸引的鐵釘又能__吸引鐵屑__,我們把磁性物質與磁鐵的磁極靠近或接觸時顯示__磁性__的過程叫做__磁化__。換句話說就是,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獲得磁性的過程就叫做磁化。6如圖所示,兩個鐵釘的一端被條形磁鐵的S極吸住,那么兩個鐵釘的另一端(A)A釘帽是S極,相互排斥,如圖甲B釘帽是S極,相互吸引,如圖丙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如圖乙D釘帽是N極,相互排斥,如圖甲三、合作探究對學:分享檢測16題。對子之間檢查獨學成果,用紅筆互相給出評定等級。對子之間針對獨學內容相互解疑并標注對子間不能解疑的內容。群學:研討:小組長先統計本組經對學后仍然存在的疑難問題并解疑。針對展示的方案內容,小組內展開交流、討論,共同解決組內疑難。四、交流展示方案:思考:有一堆鐵釘,里面混有許多的沙子、木屑,我們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把他們都分開呢?答:采用磁鐵將它們分開,因為磁鐵吸引鐵釘,而不吸引沙子和木屑。五、板書設計第一節磁是什么1.基本的磁現象2.磁化六、教后反思第2課時一、導入新知課鴿子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鳥類。大家都知道信鴿具有卓越的航行本領。它能從2000km以外的地方飛回家。實驗證明,如果把一塊小磁鐵綁在鴿子身上,它就會驚慌失措,立即失去定向的能力;而把銅棒綁在鴿子身上,卻看不出對它有什么影響。當發生強烈磁暴的時候,或者飛到強大無線電發射臺附近,鴿子也會失去定向的能力。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二、自學互研(一)磁體周圍有什么自主閱讀教材P139140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1如圖所示,懸掛的磁體開始靜止,另一磁體靠近時,懸掛磁體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這個現象說明了__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__;這個現象也說明了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__磁力__的作用;這個實驗還說明了不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產生__力__。2觀察教材P139的圖175和P140的176,然后思考下列問題:(1)每一個小鐵屑是否可以看作一個小磁針?__可以__。(2)磁鐵周圍不同點的“小磁針”的N極指向相同嗎?__不相同__。(3)磁鐵周圍的“小磁針”與磁鐵接觸了嗎?__沒有__。你認為磁鐵周圍是否應該存在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__有__。這種物質是否具有方向性?__具有方向性__。(二)磁感線自主閱讀教材P140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3在一條形磁體的周圍均勻地擺放小磁針,觀察小磁針的排列情況,回答問題。(1)觀察到的現象如圖所示,磁體周圍的小磁針N、S極(涂黑端為N極)的指向__不相同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下同),每一個小磁針偏轉的角度__不相同__。(2)由問題(1)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在磁體周圍肯定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叫__磁場__。條形磁體對小磁針的作用力就是通過__磁場__發生的。獨立完成知識板塊一、二、三,教師巡視。根據完成情況挑幾組同學帶領大家分別學習板塊一、二、三,其他同學補充或糾錯。教師選擇兩組將討論結果在全班進行展示,小組之間互相進行點評。各小組長將各知識板塊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展示到小黑板上,尋求小組間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對照學習目標思考:1今天我學到了什么知識?2學到哪些科學方法?3我還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磁場__是__客觀存在的,磁感線__不是__客觀存在的(前兩空均選填“是”或“不是”),是人們為了研究__磁場方向__人為畫上的。(4)在磁體外部磁感線是從__N極__發出,最后回到__S極__;磁感線上任何一點的切線方向,也就是放在該點小磁針__N__極的指向。(5)磁體的磁感線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場越__強__,磁感線越疏的地方,其磁性越__弱__。(選填“強”或“弱”)(三)地磁場自主閱讀教材P141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4在地球周圍存在的磁場叫做__地磁場__。地磁南極在地理__北__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__南__極附近。5我們平常所說的羅盤就是__指南針__。它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之所以能指南北方向,就是因為受到了__地磁場__的作用。三、合作探究對學:分享檢測15題。對子之間檢查獨學成果,用紅筆互相給出評定等級。對子之間針對獨學內容相互解疑并標注對子間不能解疑的內容。群學:研討:小組長先統計本組經對學后仍然存在的疑難問題并解疑。針對展示的方案內容,小組內展開交流、討論,共同解決組內疑難。四、交流展示方案:如圖所示是用來描繪某一磁體周圍磁場的部分磁感線,由磁感線的分布特點可知,a點的磁場比b點的磁場__弱__(選填“強”或“弱”);若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__Q__(選填“P”或“Q”)處。五、板書設計第一節磁是什么1.磁體周圍有什么2.磁感線3.地磁場六、教后反思17.2 電流的磁場目標與技能1.通過實驗感知電流周圍存在磁場;該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2.通過探究實驗,知道通電磁線管對外相當于一根條形磁鐵,及其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3.會用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及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4.通過探究性實驗的方法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提升學習熱情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1.電流周圍存在磁場;該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2. 通電磁線管對外相當于一根條形磁鐵,及其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3. 用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及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難點:用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及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教具準備:電源、導線、小磁針、螺線管、紙筒等教學內容一引入1.舊知復習:磁體的磁極名稱及作用特點;條形磁體的兩極及其磁場特征;用一個物體去靠近一個小磁針,若小磁針有(無)偏轉說明什么?2.新課引入:看一個小實驗(電磁鐵吸鐵塊實驗),激發學習興趣;說明:話筒、喇叭、電磁起重機等設備通電使用過程中都離不開磁,說明磁與電有內在關系;電與磁之間有何關系?引入奧斯特早在1820年就發現了電與磁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來重復奧斯特的發現過程:二新課教學:(一)奧斯特實驗1.演示并敘述奧斯特實驗及其過程,提出有關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并得出有關物理事實和原理:小磁針原指向如何?將未通電的導體平行放置于小磁針上方觀察到什么?通電后發生了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改變導體中電流方向結果如何?2.引導歸納結論:(1)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2)通電導體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3.拓展:根據實驗現象,想象通電直導體周圍的磁場形狀如何;引導思考并作圖理解(示圖片);(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1.演示將直導體繞在圓形紙筒上制成螺線管,提出問題:將螺線管通電后其周圍是否有磁場?如何驗證?其磁場特點如何?2.觀察17-16圖片,引導如何從圖片中獲得知識:(1)鐵屑分布反映了什么?(磁場形狀)(2)據此可知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與那種磁體的磁場很類似?(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3)比較條形磁體的磁極,通電螺線管的磁極應該在哪兒?(磁極在螺線管的兩端)思考:怎樣才能判斷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S極在哪端呢?(利用磁極間相互作用特點)3.按圖17-17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1)依據小磁針的偏轉情況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2)改變電流方向后,觀察小磁針的偏轉情況發生怎樣的變化?這說明了什么?(3)實驗歸納: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的磁極相似;其兩端為兩個磁極;其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4.實物與示意圖結合,認識通電螺線管,并在圖中正確描述電流方向;提出如何才能方便快捷的弄清楚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右手螺旋定則5.結合例題演示講解該定則的運用,引導學生共同參與;6.課堂練習:課件示練習,引導學生運用“右手螺旋定則”進行解題:(三)課堂總結:1.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2.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其磁極與電流方向有關;右手螺旋定則判斷磁極與電流方向的關系;(四)作業:課文后練習;課外習題本節部分練習;(五)板書:17.2 電流的磁場一、奧斯特實驗表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1、磁場分布與條形磁鐵相似2、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三、右手螺旋定則1.“右手”;2.“四指”電流方向;3.“拇指”N極。1.根據電流方向判斷通電螺線管的N極;2.根據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判斷電流方向;3.練習17.3 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教學目標1知道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知道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2知道電動機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3通過演示,提高學生分析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4通過制作模擬電動機的過程,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驗方法探究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5使學生通過知識的探索過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識和敢于創新的精神;在與小組成員一起探索過程中,養成與人共處、協作學習的好習慣。教學重點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換向器的作用。教學難點1分析概括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跟哪兩個因素有關。2理解通電線圈在磁場里為什么會轉動,電動機能夠持續轉動的原因.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如圖所示車床、水泵、電風扇它們都是靠電動機轉動來工作的,給它們通電,電動機就會轉動,這是為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第三節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二、自學互研(一)電動機的結構自主閱讀教材P149150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1如圖是電動機內部結構示意圖,其中ABCD是__線圈__,是電動機的轉子元件。N、S是__磁極__,是電動機的定子元件。1和2是電動機的換向器元件,3和4是電動機的電刷元件。2電動機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在日光燈、微波爐、電風扇和空調中,用到電動機的是__電風扇和空調__。(二)電動機轉動的原理自主閱讀教材P150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3如圖所示的實驗中,認真觀察此圖,回答以下問題:(1)閉合開關后,導體棒ab向右運動,這說明__磁場__對通電導體有力的作用。(2)如果把電源的正、負極對調,讓通過ab的電流方向與原來相反,閉合開關后,這時導體棒ab的運動方向與原來的運動方向相反,這說明__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關__。(3)若要使導體棒運動的速度減小,不改變現有裝置,可采用的方法是__減小導體中的電流__。獨立完成知識板塊一、二、三,教師巡視。根據完成情況挑幾組同學帶領大家分別學習板塊一、二、三,其他同學補充或糾錯。教師選擇兩組將討論結果在全班進行展示,小組之間互相進行點評。各小組長將各知識板塊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展示到小黑板上,尋求小組間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對照學習目標思考:1今天我學到了什么知識?2學到哪些科學方法?3我還存在的疑惑是什么?自主閱讀教材P151的內容,獨立思考并完成:4如圖所示,將通電線圈置于磁體兩極間的磁場中,探究通電線圈在磁場中的運動,完成下列問題。(1)使線圈靜止在圖乙位置上,閉合開關,線圈__不能__運動,這個位置是線圈的__平衡__位置;使線圈靜止在圖甲位置上,閉合開關,線圈受力__順時針__方向轉動,并由于__慣性__而越過__平衡位置__,到達圖丙所示位置,此時線圈受力__阻礙__它順時針方向轉動,最后要返回__平衡位置__。(2)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__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__,實際工作中,通過__換向器__及時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使線圈持續轉動下去。電動機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__電能__轉化為__機械__能。三、合作探究對學:分享檢測14題。對子之間檢查獨學成果,用紅筆互相給出評定等級。對子之間針對獨學內容相互解疑并標注對子間不能解疑的內容。群學:研討:小組長先統計本組經對學后仍然存在的疑難問題并解疑。針對展示的方案內容,小組內展開交流、討論,共同解決組內疑難。四、交流展示方案:如圖所示,一束電子自左向右從狹縫里射出,穿過磁場時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向紙外偏移,如將兩個磁極對調后,電子束將向__紙內__偏移;如磁極不變而把電子束換成帶正電的粒子束,則此粒子束將向__紙內__偏移;若換成不帶電的粒子束,則此粒子束將__不__偏移。五、板書設計第三節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1.電動機的結構2.電動機轉動的原理六、教后反思課題18.1 電能的產生課型共 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電池的能量轉化及使用注意事項。2、了解常用的幾種發電方式中能量的轉化過程及可持續發展情況。3、了解各種電池和火力發電方式存在環境污染,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過程與方法了解常用的幾種發電方式中能量的轉化過程及可持續發展情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各種電池和火力發電方式存在環境污染,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內容分析教學重點常見干電池、蓄電池、太陽電池和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特征和對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常見干電池的的結構及性能。教法學法講述法、閱讀法,討論法教具學具各種類型的電池實物、模型及其掛圖。教學過程設計備注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明亮的燈光、電視機屏幕上絢麗的畫面、電飯鍋煮出香噴噴的米飯、飛馳而過的火車,這些都離不開電能。那么電能從哪里來?電是由電源提供的。二、新課教學(一)電池:化學電池(1)介紹干電池出示干電池,干電池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化學電池。同學們你們知道干電池為什么能夠產生電能?拆開干電池,我們發現電池內部有很多糊狀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發生化學反應。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像干電池這種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統稱為化學電池。問:除了干電池,大家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常用的化學電池?學生可能的回答:手機用的鋰電池、玩具小車用的可反復多次充電的鎳鎘電池、堿性鋅錳電池、鉛蓄電池、電子手表用的銀鋅電池(鈕扣電池)。結合干電池介紹化學電池的構造。正極: 負極:(2)介紹蓄電池問:蓄電池能量是怎樣轉化的?充電時,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供電時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交流討論電池的用途照相機、錄音機、MP3播放器、手機、計算器、筆記本電腦、汽車等等。由此可見電池在生活、通信、生產以及科學研究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大多數的化學電池都是一次性的,可充電的電池也有一定壽命,電用完即廢棄,那么對于廢棄電池應怎樣處置,能不能隨意丟棄?交流討論化學電池的污染問題化學電池里通常含有鋁、鎘、汞等重金屬,隨意丟棄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這些重金屬一旦進入人體,會引起人中毒。介紹汞、鎘、鉛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鋁中毒可導致兒童智力低下和多動癥。鋁中毒還能損傷造血系統,導致貧血,損傷神經系統,造成神經衰弱,引發腦病,以及損傷腎臟,導致腎功能障礙等。鎘中毒會造成腎損傷以及骨病,骨質疏松、軟骨癥及骨折。汞具有很明顯的神經毒性,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也有不良影響。正因為化學電池里含有鋁、鎘、汞等重金屬,如果把電池投入大地,有毒物質就會滲進土壤,然后被植物吸收,人如果吃了被污染的植物,就會引起中毒;如果把電池投入水中,就會污染水源,人如果喝了受污染的水,同樣也會引起中毒。實驗證明,一塊干電池投入水中,就會引起水質中汞超標,那么怎樣處置這些廢棄電池呢?廢棄電池應分類回收,集中處理。一方面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還可以節約資源。由于化學電池在生產和使用后都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人們發明了新型電池。(二)新型電池1、太陽能電池:問:太陽能電池能量怎樣轉化?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問:太陽能電池具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廉價、無污染。缺點受天氣制約。太陽能電池除了應用在衛星、飛船上面。現在也作為一些交通信號燈的電源。燃料電池的生成物是水,所以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而且效率高。提出問題:電池提供的電能都是非常有限的。如何獲取更充足、更強大的電能?發電機(三)發電機(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問:發電機要發電需要有外力帶動,根據帶動方式不同,目前有哪幾種常見的發電方式?各存在什么問題?目前常用的發電方式有哪些?板書各種發電形式。請說出常用發電方式中的能量轉化是怎樣的?從對環境的影響來看,分析常用發電方式的利與弊。火力發電:燃料的化學能水和水蒸汽的內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水力發電:水的機械能水輪機的機械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充分交流討論各種發電形式的優缺點。聯系具體的發電形式,說明能量轉化情況。并進行知識遷徙,明確其他能量的利用和轉化情況。學生閱讀教材后,思考、討論回答問題。3、 課堂小結: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據目標小結)板書設計電能的產生電源包括:電池和發電機18.1 電能的產生(一)電池1. 化學電池:干電池、蓄電池2. 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化為電能。3. 燃料電池:化學能轉化為電能。4. 對環境的影響(二)發電機1.火力發電2.水力發電3.核能發電4. 能量轉化教后反思18.2 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2)知道電磁感應現象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歸納,概括出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猜想,探究,概括分析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養實事求是記錄實驗現象的態度(3)感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教學重難點1、重點:對感應電流的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2、難點:組織學生完成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既要設法使現象明顯,又要能歸納總結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教學方法在教學上采用啟發誘導,實驗觀察,發現,分析,比喻,推理等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人們發現電現象和磁現象已有兩千多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里,人們認為電就是電,磁就是磁,它們之間是沒有聯系的。直到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通過實驗,發現了通電導體周圍的小磁針會發生偏轉的現象,才開始揭示了電現象和磁現象的聯系,有人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電生磁”。既然電流可以產生磁場,那么,能不能反過來利用磁場來獲得電流呢?也就是說,能不能實現“磁生電”呢?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問題。然后介紹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在1831年解決了這個問題。簡介:法拉第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發明家即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者。生在一個手工工人家庭,法拉第的父親是一個鐵匠。十三歲時,他就到一家裝訂和出售書籍兼營文具生意的鋪子里當了學徒。但與眾不同的是他除了裝訂書籍外,還經常閱讀它們。這為他后來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于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法拉第是怎樣研究這個問題的呢?最后又得出什么結論?這就是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二、新課教學提出問題1、演示發電機模型,先慢后快再慢,要求學生觀察燈和我的手,。2、我們再來認真觀察發電機模型,它的構造?重點強調模型中有線圈導體,有磁體,就有磁場,通過我們剛才的觀察,導體在磁場中怎樣才能產生電流呢?說明:教師誘發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驚奇和困惑,同時也為猜想作好準備,對這節課的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猜想與假設讓學生開始猜想:可能跟導體運動有關。(教師把猜想內容寫在黑板上)進一步追問,那么要怎么運動才能得到電流呢?請同學根據我給大家提供的器材制定計劃與設計一個實驗來說明。介紹器材,展示U形磁體,開關,靈敏電流計,一根導體,細導線,鐵架臺,并掛出圖。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讓學生討論,制定實驗方案和設計記錄實驗現象的表格,詢問討論結果。(如果有同學舉手就讓他上臺來組裝器材,并實驗,如果沒有。可以讓學生觀察P118圖1714實驗裝置圖,給學生一些靈感;由于書上沒有現成記錄現象的表格,所以老師提出我們該怎樣來記錄這一現象及結果呢?要求學生設計,如果設計不出來,再提示,我們主要觀察導體的運動方向和靈敏電流計有無電流產生,所以只設計兩項就可以了,如果還是設計不出來,老師再展示設計的表格。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請學生上講臺來演示,并要求演示的學生講述讓大家觀察哪里。這時學生組裝器材,組裝完后,開始實驗,很有可能該學生一開始實驗就拿著導體左右運動,看看靈敏電流計指針發生了偏轉,此時老師發出驚訝的感嘆,說:好!指針發生了偏轉,說明已經產生了電流。(有可能學生做左右運動后還做其他方向的運動,并能詳細的記錄,有可能學生看到有電流產生實驗就完了,就不做了,這時老師點撥,我們剛才看到導體左右運動有電流產生,那么其他方向呢?)說明:讓學生動手實驗,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操作愿望,還可以發展學生對探索知識和規律的興趣,進而發展學生的認識興趣。分析與論證演示實驗學生做的同時,其他同學觀察,也有學生在思考了。實驗完畢,讓全班學生4人一組分組討論。再次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來分析一下怎樣才能得到電流呢?詢問討論結果。生答,教師記錄在黑板上。如果沒有正確的答案或者沒有學生回答,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左右,傾斜時有電流,而上下,前后無電流?生思考,教師分析:在U形磁體內畫出磁感線,并用黑板擦代替導體運動,把磁感線比喻成甘蔗,把導體比喻成刀,怎樣才能把甘蔗砍斷吃呢?學生回答,結論:有無電流在于是否切割磁感線老師接著提問,那么真的只要有導體切割磁感線就一定有電流嗎?老師演示斷開開關再做一次實驗,引起學生對閉合電路的理解。學生觀察現象,并總結結論。說明:給出充分的討論時間,由于作以上引導,同學們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與交流的欲望。提出: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板書:一、電磁感應現象1.條件:(1)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2)切割磁感線2.定義: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由于設計為兩個探究實驗,所以評估,交流放在第二實驗完成以后。我們知道電流是有方向的,那么剛才產生的電流有沒有方向呢?如果有,你認為電流的方向與什么有關呢?說明:繼續設問,激發學生的探索愿望。學生猜想,教師板書:感應電流方向的影響因素。方案1:如果有學生猜出與導體的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設計實驗和記錄數據的表格,由于涉及到兩個物理量,有點難度,所以學生設計不出來,可點撥提出控制變量法。方案2:但由于受剛才實驗的影響,學生可能只能猜出跟導體的運動方向有關,那就讓學生設計實驗,制定實驗計劃,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如果學生不能設計出具體的記錄表格,教師再像前面一樣點撥。要求學生記錄實驗結果,作分析,得出結論之后。教師提出,除了跟導體的運動方向有關外,還有沒有其他影響因素呢,再讓學生大膽猜想,當然提出磁場更好,沒有提出,教師作適當引導,提出導體的運動方向已經研究了,那么現在能改變方向的就只有磁場方向了,我們就改變來看,再讓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再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要求學生分析交流得出結論教師板書,討論結果,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至此,實驗完畢,要求學生對整個實驗評估。提問:1.通過探究究竟得到了那些啟示?2.探究的設計和計劃的進行過程是否有缺陷?3.還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說明:評估是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和評估,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才能逐步提高。交流與合作完成實驗探究后,各組從以下方面進行交流和討論:1.如果導體的運動方向與磁感線的夾角是銳角,導體中也能產生電流嗎?2.如果導體不動,移動U形磁鐵,導體中也能產生電流嗎?用學過的知識討論原因。3.導體在磁場中產生的電流大小至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到實驗室做一些定性的實驗。)4.電磁感應現象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教師提出電磁感應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比如,話筒,發電機等,那么同學們能不能把我們學到的原理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呢?給大家提個建議,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導體切割磁感線能產生電,出示自行車圖片,大家看自行車行駛時,在不停的動,同學們能不能把這個地方改裝成發電機,這兒安裝電動機,這樣不就把產生的電利用,省力了嗎?針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下來可以自己去做些研究。說明:從社會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會,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發展實踐能力和開創意識。總結:同學們在本節課都有哪些收獲?知識: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影響感應電流方向的因素;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轉化關系;發電機的構造、工作原理。方法: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逆向思維、控制變量等。精神: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板書設計: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一、電磁感應現象 1、條件: A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B 、切割磁感線運動2、定義: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3、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磁場方向有關二、電磁感應現象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課后反思:18.3 電能的輸送教學目標1.知道采用高壓輸電的目的。2.培養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物理現象,描述觀察結果。教學重點:1.高壓輸送電能的原因。2.高壓觸電的種類及其防護方法。教材分析及相應的教法建議1、對于電路上的功率損失,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己從已有的直流電路知識出發,進行分析,得出結論。2、提及電路上的電壓損失,目的是希望學生對輸電問題有更全面、更深人和更接近實際的認識,知道影響輸電損失的因素不只一個,分析問題應綜合考慮,抓住主要方面。3、學生常常容易將導線上的電壓損失面 與輸電電壓混淆起來,甚至進而得出錯誤結論。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澄清認識這里要注意,切不可代替了學生的思考,否則會事倍功半。4、課本中講了從減少損失考慮,要求提高輸電電壓;又講了并不是輸電電壓越高越好。希望幫助學生科學地、全面地認識問題,逐步樹立正確地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葛洲壩電站通過發電機把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發電功率可達271.5萬千瓦。這么多的電能當然要輸到用電的地方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輸送電能的知識。二、新課教學探究點一 電能的輸送教師:從發電站到用電地區,通常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發電機發出的電怎樣送到用電地區呢?教師:導線有一定的電阻,電流通過導線時就會發生電流的熱效應,把電能轉化為內能,著部分內能白白地散失到空氣中,浪費了電能。怎樣才能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呢?(一)、能量損失的原因1根據理論分析,有哪些辦法可以減少輸電線上能量的損失?其中哪種方法是最有效的?2歸納減少輸電線上能量損失的思路,體會哪種方法最好。全班討論:1、減小t可以嗎?E損=Q=I2Rt 2、減小R可以嗎?3、減小I可以嗎?如何減小?其中減少I方法最有效:有可行性,因為QI2,電流對能量損失的影響最大。(二)、減少能量損失的合理方法:采用高壓輸電學生練習:輸送10kw的電功率,采用400V的電壓輸電,輸電線的總電阻為10,求(1)輸電線中的電流?輸電線中損失的電壓?用戶得到的電壓? (2)輸電線損失的功率?用戶得到的功率? (3)如果采用4000V電壓輸電,輸電線損失的功率?用戶得到的功率?學生做,教師指導,學生板演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在輸送功率一定的條件下,根據P=UI,電壓提高為原來的幾倍,電流將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由W=Q=I2Rt可得電能的損失將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的二次方,顯然這種方法效果更好。探究點二 高壓觸電及其防護教師:高壓觸電有哪幾種形式?學生: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教師: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三、課堂小結1、高壓輸電的原因2、高壓觸電及其防護四、板書設計第一節 電能的輸送1.電能的輸送。(1)高壓輸送可以減少電能的損失。(2)電能輸送的途徑:發電廠升壓變壓器高壓線路降壓變壓器用電單位。2.高壓觸電及其防護。(1)高壓觸電的方式: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2)防護: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五、布置分層作業19.1 感受信息【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主要的信息記錄、存儲的方式。2.了解信息傳播方式的發展。3.知道電話的組成,明確電話各部分的作用。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已有知識和生

注意事項

本文(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7-20章)教案(全冊共62頁).docx)為本站會員(陽光男孩)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格尔木市| 若羌县| 五原县| 蕲春县| 北流市| 淮安市| 浦北县| 深州市| 保德县| 原平市| 九台市| 英吉沙县| 阿尔山市| 三江| 新丰县| 湖口县| 包头市| 白河县| 宜兰县| 鹤庆县| 巫山县| 容城县| 光山县| 扎囊县| 青州市| 宾川县| 黑水县| 东乌| 江源县| 安达市| 麻城市| 吴川市| 弥渡县| 萨嘎县| 南漳县| 美姑县| 吴旗县| 宿迁市| 太白县|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