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湘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3 光的反射 教案.doc
第三單元 光第三課 光的反射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知道光返回空氣中后,依然沿直線傳播。知道光的反射現象及應用極為廣泛。2.科學探究能想辦法完成“在光源不直接照射的情況下,怎樣照亮詞典另一側的筆”的游戲任務,從中獲得有關光反射的科學知識。能解釋、列舉光反射的事例,能應用光反射制作潛望鏡。3.科學態度、STSE樂于參加反光游戲及制作潛望鏡等科學活動,主動合作,積極交流,能完成預定任務。了解隨著科技進步反光產品應用也得到了發展。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詞典、筆、手電筒;兩面鏡子、牙膏盒等潛望鏡制作材料;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玩游戲:一個同學站在講臺的左側,桌面上放一支筆,用手電筒直接照射筆。在筆和手電筒之間放一本詞典,再用手電筒照射。(2)提問:這兩次實驗,你發現了什么?(3)學生匯報:第一次筆可以被照亮,第二次筆不能被照亮,因為被詞典擋住了。(4)思考: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5)小結:這個實驗說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6)思考:在光源不直接照射的情況下,怎樣照亮詞典另一側的筆?想一想,如果有鏡子的話,當光遇到鏡子會怎么樣?(二)新課學習1.反光游戲(1)明確任務:在光源不直接照射的情況下,照亮詞典另一側的筆。(2)實驗器材:兩面鏡子、手電筒、詞典、筆。(3)交流:討論、設計實驗方案。(4)動手實驗:根據實驗方案,開始實驗,將實驗現象(光的行進路線)記錄在活動手冊上。(5)實驗結果匯報。(6)課件展示教材P34下方兩幅圖。(7)交流:根據圖片說一說反射光的路線。(8)小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9)講述:光的反射現象非常多,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10)交流:課件展示教材P35的六幅圖,說一說,這些圖中是如何體現光的反射的?(11)小結:汽車反光鏡運用光的反射原理,當光照到汽車反光鏡上時,司機可以看到后面的車況。醫生頭上戴的額鏡,可以把對面的燈光反射到病人的耳內,提高耳內的亮度,醫生通過額鏡中心的小孔進行觀察。(額鏡實際上是一個凹面鏡,可以把反射光會聚在一起,使被照射的部位更亮。)高速公路有完善的反光標志系統,包括熱熔反光標線、貼膜式反光輪廓標、發光地釘等,在車燈照耀下,能夠反射行車道指示標線、路邊輪廓、車道分割線和中央分隔帶輪廓。湖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現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同理,照哈哈鏡,也是光照在凸面鏡或凹面鏡上的反射現象。自行車反光尾燈是被動式發光,后面來車的燈光照到自行車尾燈上,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被反射回去讓后面來車看到,提醒注意。(12)提問:你還能舉一些光的反射的例子嗎?2. 自制潛望鏡(1)講述:潛望鏡是指從海中伸出海面或從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窺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動的裝置。(2)觀察并交流:觀察潛望鏡的構造,說一說它是怎樣從低處看到高處物體的。(3)小結:潛望鏡中的兩面鏡子,鏡面相對、平行擺放、同水平方向都成45度角。物體反射的光先照射到潛望鏡中的第一塊平面鏡上,經過反射后,光到達第二塊平面鏡,再經過反射,最后到達人眼。因此,潛望鏡也是利用了光的反射。(4)動手制作:我們也來做一個潛望鏡。(5)課件展示教材P36下方的制作方法圖,教師巡視指導。(6)成果展示:用自制的潛望鏡觀察高處物體,并向他人解釋其中的科學道理。(7) 自主閱讀教材P36指南針信箱資料。(8)交流:讀完之后,說一說你的感受。(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