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7 眼睛與光學儀器 教案.doc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教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鏡可以改變成像的位置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2)知道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能成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3)初步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結構和作用。(二)過程與方法1)觀察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研究兩種鏡片的作用。2)知道怎樣操作照相機,學會相應的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關心凸透鏡成像在實際中的應用,體會科學知識和相關技術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2)增強保護視力的意識,注意用眼衛生。二、教材分析本節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主要是要求學生了解眼睛的結構,不要求學生記住眼睛的各組成部分,能回憶起生物課上學過的視覺形成過程即可,同時,學生要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注意用眼衛生,能自覺保護視力。(二)影像的保存:主要是要求學生了解凸透鏡的應用,了解照相機的使用及成像的大體過程。(三)眼睛的好幫手:讓學生通過討論閱讀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主要結構和作用。三、教學重、難點重點: 讓學生了解眼睛的結構、成像原理,知道怎樣矯正和保護視力;了解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的主要構造和原理。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矯正視力的方法;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的成像原理。四、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交流討論法、講授法。五、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們或取的信息很多是通過眼睛觀察到的。(二)新課教學1、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老師:眼睛是如何看見物體的?為什么有的人會近視?(播放視頻-眼睛)1、眼睛的結構(1)、學生閱讀課本:了解眼睛結構圖,并結合生物掛圖眼睛成像原理圖,與同學們一起探討、分析,再與照相機比較。(2)、設問: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請問:人眼的凸透鏡, 光屏在哪里?(3)、回答: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智能的光屏在視網膜上形成縮小,倒立的實像。2、近視眼與遠視眼(播放視頻)問1:近視和遠視是最常見的眼睛缺陷,那么是怎么形成的? (1)近視眼:原因: 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眼球前后方向太長 結果: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面(2)遠視眼:原因: 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差、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結果: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后面問2:既然看不清物體,我們該怎樣矯正眼睛缺陷呢?(1)近視眼: 佩戴凹透鏡,它的作用是將光發散,使像相對于晶狀體向 后移,從而將清晰的像落在視網膜上;(2)遠視眼佩戴凸透鏡,它的作用是將光會聚,使像相對于晶狀體向前移,從而將清晰的像落在視網膜上。3、眼睛的總結2、影像的保存老師:同學們,你用過照相機?你了解照相機嗎? (播放視頻-照相機)1,照相機的結構它主要由鏡頭、光圈、快門和暗盒等部件組成,其中鏡頭相當于凸透鏡,膠卷相當于光屏。2、照相機的原理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是被拍攝的物體到鏡頭的距離要大于2倍焦距,才能在膠卷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3、照相機的總結3、眼鏡的好幫手顯微鏡和普通望遠鏡都是由物鏡和目鏡兩組透鏡組成的。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物鏡和目鏡形成物體放大的虛像,從而使我們能觀察到肉眼無法看清的細微物體。望遠鏡的作用是:通過目鏡觀察到的虛像,相比物體來說好像被移近了,從而使我們看清遠處的物體。另外,建議學生課下登錄互聯網,分別搜索“顯微鏡”和“望遠鏡”,查閱更多的相關信息,體會物理知識的應用對科技進步產生的巨大影響,并與同學交流。(三)歸納總結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指導學生對本節知識進行歸納。(四)鞏固練習1、對于眼睛來說,晶狀體相當于_____,視網膜相當于_____。眼睛成像原理:物距 _____,成的______, _______, ______實像。2、對于照相機來說,鏡頭相當于_____,膠片相當于______。 照相機成像原理:物距_____,成的_______, ________, ______實像3在圖中,分別畫出了眼睛看物體時的光路,在A、B、C、D四個光路中,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況;描述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矯正近視眼應佩戴眼鏡的鏡片是 透鏡(選填“凸”或“凹”);描述了遠視眼的成像情況,矯正遠視眼應佩戴眼鏡的鏡片是________透鏡(選填“凸”或“凹”)。(五)反思教學完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以后,應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不良的用眼習慣,然后再說說如何保護我們的視力,由于這個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學生們應該很踴躍,經歸納后出示眼保健知識須知,通過這個情感教育糾正了學生不良的用眼習慣,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