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1認識壓強 教案.doc
8.1認識壓強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關系的公式進行簡單的運算2.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過程與方法: 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并在實驗中學習控制變量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有關壓強的現象,樂于用所學的壓強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教學過程:(一) 新課引入觀看多媒體: 睡在布滿釘子的釘床上的人,為什么沒有受傷呢?(二)新課學習一、壓力的概念1、展示幾幅壓力的圖示,揭示什么是壓力引導學生觀看圖釘壓墻面,重物壓斜面,重物壓水平桌面2、學生找壓力的共性,歸納壓力的概念(1)回憶力的三要素: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力的大小。引導學生看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找出共性,并引導學生試試給壓力一個恰當的概念。(2)師生共同學習壓力的概念。(3)練一練:利用壓力的概念,畫出物體的重力和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學生回憶力的作用效果觀看圖片:小狗踩過的雪地,汽車壓過的路面。2、體驗壓力的作用效果(1)學生用手壓氣球,并觀察壓力的效果。(2)學生用手壓削過的鉛筆兩端,并觀察壓力的效果。3、學生談談: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4、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師生共同討論實驗方法(2)學生設計實驗方案(3)實施實驗,收集數據(4)總結結論5、學生應用生活中的事實,進一步佐證上述結論的正確性。6、學生利用結論解釋引入新課時的:睡在布滿釘子的釘床上的人,為什么沒有受傷呢?三、壓強1、總結并統一壓力作用效果的兩種方法。(1)受力面積相同時,比較壓力的大小(2)壓力相同時,比較受力面積的大小統一:都可以統一到單位面積上,比較壓力的大小。2、壓強的定義:物理學中,把物體表面到的受壓力與受力面積比值,叫壓強。壓力壓強受力面積3、單位:牛/米2 ( N/m2 ) 專門名稱叫帕斯卡, 簡稱帕 (Pa)1 Pa = 1 N / m 24、建立1 Pa的感性認識:將一張報紙對折一下,平鋪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約為1 Pa。同樣,將一張報紙對折后剪成手掌大小,平放在手掌上,對手掌的壓強約為1 Pa。(三)小結1、物理學中把垂直作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壓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壓力作用在受力物體的表面上。2、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3、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4、壓強的計算公式:P=F/S,單位:Pa或N/m 2 。(四)作業1、如圖所示,鉛筆兩端對手指的壓力大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但兩手指的凹陷程度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這表明 。2、小明同學為探究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塊磚和完全相同的三塊海綿,做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1)該探究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是 。(2)觀察三個實驗,比較甲圖和 圖所示實驗,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觀察三個實驗,比較甲圖和丙圖所示實驗,說明: 相同時, 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閱讀本節課的探究活動內容,用帶釘的小木桌子,一盤沙、一盒鉤碼完成下面的兩個實驗設計。實驗一:探究壓力大小對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1)在這個實驗中,要保持 不變,只需改變 的大小;(2)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觀察 來加以比較;(3)壓力的大小可以通過 來比較。實驗二:探究受力面積大小對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1)在這個實驗中,要保持 不變,只需改變 的大小;(2)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觀察 來加以比較。(3)受力面積的大小可以通過 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