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 怎樣描述運動 教案.docx
7.1 怎樣描述運動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要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參照物的選取。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大量生活事例的觀察、討論和分析,認識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歸納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方法。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自然界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意識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中,樹立“物質是運動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2教材分析本節主要內容有:機械運動,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運動的多樣性。運動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宇宙中的萬物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中。其中機械運動是自然界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機械運動的知識是學習其他各種運動的基礎,也是本章進一步學習“速度”、“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必備知識。教材的編寫思路:本節教材由淺入深,先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機械運動,再進一步探討運動的相對性和多樣性,即:機械運動怎樣判斷物體是否運動運動的相對性自然界中運動的多樣性。教材每一個知識點的展開,大都是從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然后通過“想一想”欄目,引導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本節教材最后對運動的知識進行了拓展,讓學生在更廣闊的背景下認識運動: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是運動的,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本節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生活事例,認識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本節教學難點:生活中所說的運動和靜止,大都以地面為參照物,在學生的日常觀念中認為大地是靜止的,所以選“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物并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克服學生頭腦中前概念的影響,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參照物既是本節的一個知識點,參照物的選取也是研究機械運動的重要方法。參照物的概念幾乎貫穿本節的始終,認清參照物對于研究機械運動的重要作用,是本節教學的關鍵。3教學過程通過故事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來看一個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的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飛行員以為是昆蟲,敏捷地一把抓了過來,令他吃驚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顆德國子彈這名法國飛行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領呢,竟然可以手抓子彈?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來學習今天的內容怎樣描述運動。新課探索(一)什么是運動和靜止1、展示課件:教材38頁活動1:怎樣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指生回答:_______號和_______號小孩運動了,_______號和_______號小孩保持不動,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通過觀察他們與大樹的位置是否改變)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2、引導學生總結判斷物體運動和靜止的方法:先選參照物,再作比較。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改變,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3、展示課件:教材的“想一想”。4、教師引導學生再列舉生活中運動的實例,并指出分別是以什么為參照物作出判斷的。5、教師啟發學生思考總結:這些事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從而得出機械運動的定義。6、展示課件,進一步理解機械運動。7、展示課件,練習找參照物。(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展示課件思考:坐在正在上升的電梯里的人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為什么?2、試一試學生動手做,將課本放在課桌上,再將文具盒放在課本上,用手慢慢拉動課本,觀察并思考:(1)以課桌為參照物,文具盒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2)以課本為參照物,文具盒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3、展示課件,舉例進一步認識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由此得出結論: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機械運動的這種性質,叫做運動的相對性。4、如何選擇參照物既然物體的運動或者靜止是由參照物決定的,那么我們該怎樣選擇參照物呢?學生討論后指生回答。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參照物的選擇應根據需要和方便選擇。例如,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發射宇宙飛船,研究它離開地球的運動時,選地球為參照物;研究它進入軌道繞太陽運行時,就選太陽為參照物。(三)自然界中運動的多樣性展示課件,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運動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機械運動只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一種運動形式。課外活動地球同步衛星實現“動中求靜”,從相對運動的角度看,同步地球衛星運動應滿足什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