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2 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教案.doc
7.2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知道速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2.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什么是變速直線運動過程與方法3通過閱讀、觀察和討論,感知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學中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通過例題的學習掌握應用速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4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原本比較“熟悉”的速度,會有新的、更加透徹的認識,從中體驗到科學方法的魅力,啟迪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我們周圍的物理現象,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激發興趣,學以致用。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建立速度概念的過程;學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方法:自學講解練習相結合引探式教學法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播放錄像: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決賽。設疑:如何判斷運動員的快慢?引入課題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聲朗讀)【推進新課】一:新課教學(一)、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教材P43活動一中的圖片,并提問:a圖中,此時誰游的最快?是怎么比較出來的?b圖中,此時誰游的最快?是怎么比較出來的?學生討論,可以得出比較快慢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時間教師引導概括:在相同的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它就運動得越快;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越短,它就運動得越快。 接下來ppT展示例題,并提問,誰能馬上判斷出誰快誰慢?第一組:鷹捕魚時0.1秒就能飛出5m,箭魚能在0.1秒內游出2.8m;第二組:蝸牛1h只爬出5.4m,樹獺爬5.4m竟要用27 s; 第三組:汽車在120s行駛3600m,飛機在2s飛行1000m。學生回答:比較鷹和箭魚時,是看它們在0.1s里運動的距離,鷹在0.1s內飛出了5m,比箭魚的 2.8m快; 比較蝸牛和樹獺是看它們爬出5.4m用多少時間,蝸牛用了1h,而樹獺用了27s,所以樹獺快; 學生在比較汽車和飛機快慢時遇到了困難教師:可是在生活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怎么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老師提示:那么它們在一分鐘內誰走得遠呢?學生計算得出:汽車一分鐘行使1800m ,飛機一分鐘行駛30000m,1800小于30000,所以,飛機行駛的快! 老師得出結論總結:對于不同時間內通過的不相同路程的運動,我們是不是都可以用每一分鐘或者每一秒鐘,甚至每一小時他們通過的路程來比較他們的快慢呢?這里比較快慢所用方法類似前面所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即“單位時間比路程”學生明白了可以這樣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可是到底該怎么敘述還是有困難。 (二)、速度及其計算公式1.物理學中就引進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物理量速度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2.速度就是通過的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比較它們的快慢了。3.用物理語言應該這樣來描述速度: 物理學中,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速度。用s表示物體運動所經過的路程,t表示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用v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就有 速度=(路程)/(時間) v=s/t 4.引導學生說出其物理意義、數值和單位。 速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國際單位中,路程的單位是米(m)。時間的單位是秒(s),所以,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m/s)。例如汽車在1s通過了10m記作“10m/s”,飛機1s通過500m記作“500m/s”。生活中還有哪些速度單位呢?比如汽車的速度單位是什么呢?和米每秒有什么關系?有千米每小時或者公里每小時。可表示為km/h,也就是一小時行駛了多少千米。1km/h=1000m3600s=5/18m/s;1m/s=(1/1000)km(1/3600)h=3.6km/h5.現在你們能用我們剛學的速度公式把六個物體運動速度計算出來嗎?學生計算出來: 鷹捕魚是50m/s,箭魚是28m/s;蝸牛是5m/h,樹獺是0.2m/s; 汽車是30m/s,飛機500m/s在比較蝸牛和樹獺快慢,不同單位的速度大小時遇到了困難。 提示單位不同時,沒有辦法比較大小,是否可以化成一個單位呢,比如國際單位。學生經過統一單位,得出蝸牛的是0.0015m/s,單位都保持一致,可判斷誰最快,最慢。6.再讓學生看到教材P45例題,讓學生自己分析并靈活運用速度公式,進一步加深對速度的理解。教師提示:題目問的是什么問題?求的是哪一個物理量?若要求這個物理量,必須要知道其它哪些物理量?能從題干中找出這些要知道的物理量嗎?教師:你們能自己分析回答出來嗎?(鼓勵學生多思考)學生:能,第一問要求客機1min飛行的路程s,要求出路程s必須要知道客機飛行的速度v和時間t,這些物理量都可以從題目中直接找到,將其代入速度推導公式:s=vt=990km/h1min=990km/h(1/60)h=16.5km注意:(1)v、s、t必須對應;(2)單位必須統一;(3) 符合計算題解題格式已知、求、解、答四步必須明確。(二)(三)、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發生改變,又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種直線運動。讓學生仔細觀察活動3中小車在各小段路程、時間,并計算出對應的速度。相互討論,算出的速度值有什么特點。請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物理學中把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物理學中把速度大小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四)學生閱讀P47信息瀏覽:一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再讓學生看到教材P47信息瀏覽,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不要求學生都記住,讓學生在腦海里有一個各種物體運動速度的數量級的印象。【總結升華】一、比較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二、速度及其計算公式1、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定義: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3、速度的公式: v=s/t (定義式)S=vt,t=s/v (變形式)4、速度的單位:基本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 ;1km/h=5/18 m/s三、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機械運動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直線運動又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作業布置】自我評價與作業第2、4、5題【板書設計】7.2 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一、比較運動的快慢的方法1.相同時間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時間二、速度定義:物理學中,把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公式:V = s/t單位:米/秒(m/s)、千米/小時(km/h)換算關系:1 m/s = 3.6 km/h三、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物理學中把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特征: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變速直線運動:物理學中把速度大小改變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