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3 物質的比熱容 教案.doc
教案課 題物質的比熱容 1主 備 人總課時數課 型新授備課時間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實驗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通過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3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教學重點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實驗了解比熱容的概念。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復習引入二、自主學習一、活動12.5 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1提出問題:根據書P43提供的實例,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時刻的溫度不一樣呢?2猜想與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設計:(1)如何才能使沙和水溫度升高?(2)實驗中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水和沙子吸熱升溫的快慢?(3)實驗時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變?(4)實驗需要準備哪些測量儀器?(5)信息快遞:如果熱源和加熱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認為單位時間內物體吸收的熱量______.三、合作探究一、活動12.5 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4、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加熱時間/min01234溫度/沙子水5、分析與結論: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中畫出沙子和水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數據,并討論:(1) 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哪個升溫快?為什么?(2)是不是物質升溫快,表示吸熱本領越大?(3)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哪一個吸收的熱量多?為什么?(4)結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溫慢的,吸熱本領 (大/小).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熱多的,吸熱本領________(大/小)二、活動二:閱讀理解P45正文部分與 “一些物質的比熱容”。(1)比熱容: 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 表示。比熱容的單位是 ,讀作 _________;水的比熱容為 。物理意義: .(2)比熱容是物質的物理屬性之一,它與物質的種類、物質的狀態有關;與質量、變化的溫度、吸收熱量的多少_________(無關/有關)。三、交流討論:現在,你能解釋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時刻的溫度不一樣了嗎?水具有比熱容大的特點,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許多現象與此特點有關。請舉二例,并能進行簡單的說明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例:北方春天的晚上,農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凍壞;道理:水比熱容大,在夜間放熱時,降溫較慢,使秧田里秧苗溫度不至于過低而凍壞。舉例: ;道理: 舉例: ;道理: 四、達標反饋1、人們在生活中用熱水取暖,生產上常用水作為冷卻劑,這因為水的( )A、比熱容大 B、吸收的熱量多 C、放出的熱量多 D、密度較大2、下面哪種情況下比熱容會發生變化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C的水變成4C的水 D、鐵塊加工成鐵板3、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的實驗時, 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加熱方式 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5、某同學在做“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水和煤油加熱,他得到如下數據:物質次數質量m/kg升高的溫度t/加熱的時間t/min水101102202104煤油301101402102(1)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 有關。(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五、課堂小結六、作業布置 二次備課板書設計:教學后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