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4密度與社會生活 教案.docx
課題:第6章第4節密度與社會生活教學內容:1.密度與溫度 2.水的反常膨脹 3.密度與物質鑒別 教材簡析:密度與社會生活這節課是密度知識的再提升,體現了密度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很好地說明了從物理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這一理念,體現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教學目標:1.知道密度與溫度的關系,了解水的反常膨脹2.能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通過密度與社會生活的聯系,知道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教學重難點:重點:密度與溫度的關系,水的反常膨脹,利用密度鑒別物質難點:利用密度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教(學)具準備:錐形瓶、橡皮膜、燒杯、熱水、冷水、風車、酒精燈、火柴教學過程自我修改整:多媒體展示:1.為了安全和能夠裝載更多的人或貨物,飛機必須結實又輕巧,那么飛機多用什么材料來制造?國產大飛機C919采用大量的先進復合材料、先進的鋁鋰合金等,其中復合材料使用量達到20%,再通過飛機內部結構的細節設計,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采用的復合材料、鋁鋰合金的優點是密度小,重量輕。2.自然界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勘探隊員如何確定礦藏的種類呢?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重要的價值。密度知識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如何利用密度知識來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社會生活中去,看一看密度的應用。一、密度與溫度1.密度與溫度的關系實驗展示:在室溫下,用繃緊的橡皮膜把一個空錐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熱水中,橡皮膜會凸起來。過一會,再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橡皮膜會變平。這是為什么?想一想瓶子里的氣體密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回答,教師補充:我們常見的物質中,氣體的熱脹冷縮最明顯,受溫度的影響最大,而固體、液體的熱脹冷縮不像氣體那樣明顯,受溫度影響較小。物質的密度受溫度影響,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膨脹后,密度變大還是變小?顯然是變小的。實驗展示:把紙風車放在點燃的酒精燈上方,風車能轉動起來。風車為什么能轉動?學生回答,教師補充:氣體受熱膨脹,由于密度=m/V,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膨脹后,密度變小??諝庖蚴軣狍w積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升,引起了空氣的流動,所以風車就轉起來了。2. 水的反常膨脹閱讀材料: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水來開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給石頭打一個洞,再往洞里灌滿水并封實,待晚上降溫,水結冰后石頭就裂開了。你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嗎?請大家閱讀課本相關知識,小組交流討論。規律:4的水密度最大。溫度高于4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密度越來越小;溫度低于4時,隨著溫度的降低,密度越來越小。水凝固成冰時,體積變大,密度變小。人們把水的這個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脹。用水開山采石正是用到了水結冰后體積變大這一原理。反饋練習一:新課堂P118反饋練習一分2:二、密度與物質鑒別一次促銷活動中,老師廉價買了一條金首飾,我很想知道它是不是真金的,大家能為老師想一個辦法鑒別它的真假嗎?測量出項鏈的密度,把測得的密度跟密度表中金這種物質的密度比較一下,就可以鑒別真偽了。假設老師的金首飾質量是193g,體積是10cm,通過計算你能說一下老師買的首飾是不是真金做的呢?學生回答是密度是19.3gcm,等于金的密度,是真金做的。非常感謝這位同學解決了老師的難題,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例題。例1:一個鉛球的質量是4 kg,經測量知道它的體積是0.57 dm3。這個鉛球是用純鉛制造的嗎?例2:體積是50 cm的鋁球,質量是54 g,問:這個鋁塊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是多大?如果把空心部分灌滿水,球的總質量是多大?密度是物質的基本性質之一,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通過計算密度我們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密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還有其他重要的應用。例如,通過對樣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確定它的品質及其經濟價值。如鑒定牛奶、酒的品質,農業選種時配制鹽水等,都要用到密度的知識。在工業生產中密度知識的應用也很廣泛。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堅若磐石的機床底座則需要用堅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梢?,密度的知識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是我們學習物理的真正目的。反饋練習三:新課堂P118考點二閱讀STS 材料與社會發展(課本P122)合:課堂小結:1.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密度與溫度的關系,水的反常膨脹,利用密度鑒別物質種類)2. 列舉實例說明密度在生活中的應用。補: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不同物質的密度可能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體,它們的密度都是0.8x103kg/m3,僅通過計算密度是無法鑒別的,但是通過氣味可以區分它們。因此,要準確地鑒別物質,常常需要多種方法并用如:顏色、氣味、硬度、電學特性等等。測:完成新課堂達標檢測 教學反思: 學生精彩: 再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