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doc
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 以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改,體現新理念。 通過數學課的教學,使學生切實學好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基本情況本班共有學生48人,優生只有11人,學困生就有21人。其中有12名學困生基礎很差還不求上進,思維不緊跟老師,問題較嚴重。要在本學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三、教學內容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復習等。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復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四、教學目標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1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征,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5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過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五、教材分析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征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有關數據可能產生誤導的內容。通過簡單事例,使學生認識到利用統計圖表雖便于作出判斷或預測,但如不認真分析也有可能獲得不準確的信息導致錯誤判斷或預測,明確對統計數據進行認真、客觀、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從而學習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多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整理和復習單元是在完成小學數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初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六、學情分析1“雙基”掌握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2學生學習習慣:絕大多數學生都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實行分工合作,各盡其責。能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能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獨立思考,勇于實踐,并能自評、自檢和自改。3學困生情況: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較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穩。七、教學方法1、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熱情關懷,循循善誘,加強個別輔導。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信心,逐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盡量達到合格分數。 2、精心設計練習,講究練習方式提高練習效率,對作業嚴格要求,及時檢查,認真批改,對作業中的錯誤及時找出原因,要求學生認真改正,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3、教師認真備課,深入鉆研教材,堅持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有積極性,了解學生裝學習數學的特點,研究教學規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4、在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多開展數學活動課,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5、開展“一幫一”活動,實行以優帶差點的幫助方法,多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輔導,從基礎知識補起,力求使學生一課一得,力求達到合格分數,提高合格率。八、課時安排周 次 內 容第一周 負 數(第29頁)第二周 圓柱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第1018頁)第三周 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第1928頁)第四周 整理與復習(2931頁)第五周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第3238頁)第六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第3947頁)第七周 比例的應用(第4862頁)第八周 整理和復習、自行車里的數學(第6367頁)第九周 統計、數學廣角(第6870頁)第十周 數學廣角、節約用水(第7175頁)第十一周 數與代數(第7686頁)第十二周 數與代數(第8795頁)第十三周 空間與圖形(第96102頁)第十四周 空間與圖形(第103108頁)第十五周 統計與可能性(第109113頁)第十六周 綜合應用(第114119頁)第十七周 自由復習九、教研活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