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學期第2課《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教學設計.docx
第2課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知道動物對環境有適應能力,蚯蚓等常見動物為適應環境變化和維持個體生存逐漸形成的獨有形態特征和自我保護方式。2.能舉例說出蚯蚓等動物在氣候、食物、空氣和水源等環境變化時的行為。【科學探究】能通過改變環境的干濕、明暗條件,觀察、描述蚯蚓的反應行為,培養開展對比實驗的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科學態度】能在實驗過程中準確描述、如實記錄。并在了解動物適應環境變化的獨有形態特征和自我保護方式中激發探究動物與環境的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能通過探究實驗與查閱資料,形成關心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能通過改變環境的干濕、明暗條件,設計對比實驗,并在實驗過程中準確描述、如實記錄、分析問題。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實驗與查閱資料,形成關心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學過程:一、情景引入1.談話:同學們,大家好。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的棲息地生活著多樣的生物。2.聚焦話題根據課頁圖提出問題:下雨后,地面上出現了很多的蚯蚓,平時地面上沒有,蚯蚓平時生活在哪里呢?為什么雨后出現了?讓我們帶著疑問開始探究吧!二、交流與探索(一)蚯蚓是怎樣適應環境變化的?1.觀察蚯蚓生活的地方(1)提問:平時不下雨的時候我們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蚯蚓?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2)談話:你認為適合蚯蚓生存的環境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回答】(3)小結:蚯蚓為什么喜歡陰暗潮濕的土壤呢?與它的形態特征有沒有關系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觀察蚯蚓的外形與它棲息的環境有沒有關系。2.觀察蚯蚓外形(1提問:仔細觀察蚯蚓的身體,注意它有哪些特點?又是怎樣運動的?(2)談話:蚯蚓的身體特點對它的生活有什么幫助嗎?(3)小結:你們觀察的可真認真。看來蚯蚓的外形對它棲息在陰暗潮濕的土壤里很有幫助。3.研究蚯蚓對環境的選擇(1)提問: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蚯蚓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那如果環境發生變化了,蚯蚓會怎樣呢?同學們請你們想想咱們應該怎樣來研究。【學生回答】學生:我想蚯蚓會亂爬吧!還有可能爬回原來適宜的環境中,我們可以設計個實驗來證實下我們的猜測。(2)實驗一:蚯蚓對陰暗和明亮環境的選擇討論制定方案提問:這個實驗怎么設計呢?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討論指定方案吧!【學生回答】談話:同學們,你們也是這么設計的嗎?我們在設計實驗時是不是應該給蚯蚓點選擇權呢?交流方案: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完善,下面就我們按照同學們制定的方案來進行實驗。注意一定不要傷害蚯蚓。觀看實驗視頻我們準備了一個帶蓋子的盒子、一個鑷子,十條蚯蚓.盒子里放上噴了水紙巾。然后把蚯蚓放在明亮處,給盒子蓋上一半蓋子,觀察蚯蚓的反應,10分鐘后,除了一條亂爬以外,其他蚯蚓都爬到了陰暗處。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我們發現把十條蚯蚓放在明亮的環境中,除了一條亂爬出盒子外,其他九條都爬到了陰暗處,證實了我們的猜測。過渡語:接下來我們還要怎么做呢?(3)實驗二:蚯蚓對潮濕和干燥環境的選擇提問:除了研究蚯蚓對陰暗和明亮環境的選擇,我們是不是還要考慮蚯蚓對潮濕和干燥環境的選擇呢?觀看蚯蚓對比實驗視頻談話:下面我們就按照討論出的方案來實驗吧。視頻:同樣的盒子里我們放了一半干燥的土一半潮濕的土,我們把十條蚯蚓放在了干燥的土上,看看它們會怎樣的選擇,幾分鐘后我們看到十條蚯蚓都爬到了潮濕的土上。匯報交流:觀察蚯蚓的反應學生:通過實驗我們證實了蚯蚓適宜生活在潮濕、陰暗的環境中。當潮濕、陰暗的環境因素發生變化,蚯蚓會離開干燥、明亮的環境,回到潮濕、陰暗的環境中。(4)實驗三:模擬下雨時蚯蚓的反應提問:可是為什么下雨過后蚯蚓會爬到地面上來,咱們還是不知道呀?學生:咱們模擬下雨用噴壺往盒子里噴水看看蚯蚓有什么反應,不就知道了嗎!談話:這個想法真不錯,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就按照這個方案來實驗吧,觀看實驗視頻視頻:我們模擬下雨的情景,不斷的給土壤澆水,我們來看一看蚯蚓的反應,幾分鐘后我們發現大部分蚯蚓從土壤中爬了出來。學生匯報:噴完水以后蚯蚓就開始往別處爬了,看來蚯蚓只是喜歡潮濕并不喜歡水呀!談話:蚯蚓適宜生活在什么樣的地方,你怎么知道的?當環境發現變化時,蚯蚓會有哪些行為?學生回答:通過觀察和實驗,我們可以初步得出蚯蚓適宜生活在潮濕、陰暗的環境中。當環境發生變化時,蚯蚓避開不適宜的環境,選擇適宜它生活的環境。這也是為什么下雨過后蚯蚓會爬到地面上透氣的原因。(二)科學實踐活動:其他動物怎樣適應環境的變化1.根據教科書中的圖進行討論:(1)談話: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知道蚯蚓為了生存,會自然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適應環境變化的例子?(2)提問:非洲草原上的動物是怎樣適應干旱季節到來的?(3)提問:當動物不能選擇環境時,它會有什么行為呢?比如說我們熟悉的狗在炎熱的夏天,為了散發體內的熱量,有哪些行為?(4)提問:還有一些動物要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又有什么行為呢?比如說生活在沙漠中的駱駝有哪些行為適應缺水少食的環境?(5)小結:當動物棲息地的環境中氣候、食物、空氣和水源等發生了變化,動物的行為也會發生相適應的變化。在適應環境變化與維持個體生存的過程中,動物逐漸形成了許多獨特的形態特征和自我保護的本領。三、拓展與應用(一)閱讀資料談話: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資料。請你們舉例說一說資料中介紹了動物適應環境的有趣本領吧!(二)交流探討(1)提問: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有相似的本領?哪些動物有適應環境的其他特殊本領?(2)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知道的可真不少。聽你們一說會冬眠的動物種類還真多,那么你們知道動物為什么要冬眠嗎?(3)談話:我們來聽聽科學家對此是怎樣說的(4)PPT講解音頻:動物冬眠主要是因為,第一,動物在冬天無法維持恒定體溫;第二,動物在冬天食物匱乏,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需求。所以動物冬眠也是一種針對外界不良環境所產生的自然適應,當進入冬眠的時候,動物們能夠不吃不喝,將代謝率降低到極致。這樣才能熬過冬天,得以生存。(5)小結:從低等動物如昆蟲,到高等動物如熊,都有冬眠的本領。自然環境造就了動物們的特殊本領。動物各自適應環境的本領有擬態,保護色,偽裝、假死,冬眠等。同學們也可以在課下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來了解動物們為了適應環境和自我保護的特殊本領。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