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54制)七年級下冊語文13 賣油翁 教案.docx
13 賣油翁【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有關(guān)作者的文學常識;積累常見的文言現(xiàn)象。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通過講故事闡明道理的寫法;揣摩關(guān)鍵語句,感受文言表達的簡潔之美。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長處,善于向他人學習,培養(yǎng)謙虛謹慎的優(yōu)秀品質(zhì)。【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熟悉故事內(nèi)容,理解文言句意。教學難點:學習本文通過講故事闡明道理的寫法;揣摩關(guān)鍵語句,感受文言表達的簡潔之美。【教學過程】一、新課導(dǎo)入我國有句俗話:“行行出狀元。”常用來稱贊各行各業(yè)中的能工巧匠。在過去的幾千年當中,這類能工巧匠多得無法統(tǒng)計,但由于他們處在社會的下層,為人所輕,不僅事跡湮沒無聞,連姓名也不可考。這篇課文所寫的賣油翁就是其中一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賣油翁都有什么樣令人驚嘆的技能。二、基礎(chǔ)梳理(一)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頗受李白、韓愈影響,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記秋聲賦豐樂亭記等;他曾參與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編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傳世。(二)字詞清單生字注音堯咨(z) 自矜(jn) 家圃(p) 睨之(n)頷之(hn) 忿然(fn) 酌油(zhu) 發(fā)矢(sh)通假字但手熟爾(同“耳”,相當于“罷了”)古今異義嘗射于家圃(古義:曾經(jīng);今義:吃一點兒試試,辨別滋味)爾安敢輕吾射(古義:怎么;今義:安定,使安定)三、整體感知1播放音頻,學生聽讀朗讀錄音,感受朗讀語氣和節(jié)奏。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2對照注釋,疏通文意,翻譯課文。陳康肅公堯咨擅長射箭,當時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為這點本領(lǐng)自我夸耀。(他)曾經(jīng)在自家的菜園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頭放下?lián)诱驹谀莾海敝劬此浼芫脹]有離開。(賣油翁)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微微地點點頭。陳堯咨質(zhì)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射技不出色嗎?”老頭說:“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手熟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敢看輕我射箭的本領(lǐng)!”老頭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于是(他)取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灌進去,可是錢不沾濕。接著說:“我也沒有什么,只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咨笑著將他(賣油翁)打發(fā)走了。二、文本探究1本文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誰是主人公?為什么?賣油翁,文章所講的道理是通過賣油翁表現(xiàn)出來的,陳堯咨是用來襯托賣油翁的,為次要人物。2開篇即寫陳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十中八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與賣油翁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出兩人的對話,為賣油翁表演錢孔瀝油做鋪墊。3文章寫了兩件事,為什么詳寫酌油,略寫射箭?作者詳寫賣油翁酌油,是為了用具體事實證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突出其技藝高超,而對陳堯咨的射技只是一筆帶過,以次要人物陳堯咨開頭和結(jié)尾,都是為了襯托賣油翁。4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又說明了什么?變化:由開始的傲慢無禮到最后的心悅誠服。說明了陳堯咨有知“矜”而改的廣闊胸懷,同時從側(cè)面襯托出賣油翁的高超技藝和謙遜的品質(zhì)。5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會聯(lián)想到哪些成語、俗語或典故?成語:熟能生巧。典故:術(shù)業(yè)有專攻。俗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