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下歷史4《明治維新》教案(李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
第4課 日本明治維新一、學習目標:1通過對明治維新背景、內容、性質和作用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整個歷史事件的能力。2、通過與中國戊戌變法、俄國1861年改革對比,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以及應對中考題的答題方法。3.通過明治維新對日本產生巨大影響并聯系大化改新的學習,教育學生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國家要進一步對外開放。二、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出示漫畫,日本有羊變成獅子的原因,引出明治維新。1、19世紀中期日本面臨著怎樣的狀況?四個字概括并闡述觀點。內憂外患內憂:幕府統治出現危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外患:美國扣開日本大門,出現民族危機。2、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的哪個階層擔負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務?他們是如何做的?倒幕派; 發起倒幕運動,推翻幕府統治,支持明治天皇改革。學生閱讀后回答問題:1、回憶大化改新內容,結合圖二思考:日本兩次向外學習的目標有何不同?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說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樣的特點?不同:大化改新學習中國隋唐制度,明治維新學習歐洲先進技術文化原因: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大都市,文化先進,近代中國落后,遭受外來侵略特點: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和模仿的民族2、日本“天皇制“剛開始是一種中央集權制度,那么明治維新內容中,哪一點反映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3、 明治維新后,日本迅速邁入了近代化。在其改革措施中,最能推動日本邁入近代化的哪一點?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4、 出示2011年呼和浩特22題,回答出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因素,并說明其對社會進步產生的影響。三板書設計:1、原因:內因:幕府的專制統治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 (根本原因)外因:美國等國的入侵。2、前提:倒幕運動推翻了幕府的統治。3、時間:1868年起(人物:明治天皇)4、性質: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同俄國)5、目的:鞏固明治政府統治,變法圖強、富國強兵。6、措施:政 治 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取消武士特權。經 濟 上:殖產興業,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經濟上的措施最能體現明治維新的性質。)軍 事 上:實行征兵制文化教育: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課堂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1、日本出現明治維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及影響 D、幕府的腐朽統治2、“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 )A廢藩置縣,取消武士特權 B改革上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C大力發展近代工商業 D推行“文明開化”政策3、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都對本國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處是( )A.擺脫了民族危機 B.走上了資本主要道路C.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逐步實現了國家富強4、19世紀60年代是資本主義制度鞏固與發展的重要時期。但下列發生在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中,沒有體現時代發展主流的是( )A美國南北戰爭 B俄國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維新 D中國洋務運動5.世紀下半期,日本進行明治維新 ( )主張向西方學習,富國強兵 廢藩置縣,改變了地方行政區劃 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 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A B C D 6日本明治維新最主要的作用是 ( )A改變了日本閉關鎖國的政策 B使日本逐漸成為資本主義國家C加強了日本政府的中央集權 D使日本保留了不少封建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