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下歷史4《明治維新》課件(錢老師江蘇市級公開課).pptx
19世紀中期的世界,第4課 日本明治維新,幕府禁令:除特許船外,嚴禁其他船只駛往國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國外。禁止官吏在長崎碼頭直接購買外國船只貨物。,閉關鎖國,德川幕府將軍,1.內憂:,幕府的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一、背景,(社會危機),封建專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入侵,一、背景,(民族危機),2.外患:,不平等條約簽訂后,洋人洋商接踵而至。在各開放港口都有類似租界的洋人居留地。英國還在橫濱駐軍,建立陸海軍兵營、彈藥庫及打靶場等。日本幕府所在地江戶以及其他重要港口,都處在英法等國的軍事壓力下。外國人動輒制造借口,把軍艦開進日本港口,進行恫嚇,甚至干涉日本內政。,2.外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入侵,一、背景,1.內憂:,幕府的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民族危機),(社會危機),(根本原因),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發動倒幕運動,倒幕運動,王政復古,3.前提條件:,1.時間和人物:,1868年 明治天皇,二、明治維新,2.目的:富國強兵,發展資本主義,五條誓文:一、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二、上下一心,大展經綸;三、公卿與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須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歷來之陋習,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基。,3.內容,(1)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東 京,京 都,大 阪,三府七十二縣,3.內容,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規范的行為準則。絕對服從主君,重言諾,輕生命,勇于戰斗。,(2)軍事上: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大凡國之富強系于人民之貧富,而人民之貧富系于物產之多寡。物產之多寡,雖依賴于人民致力于工業與否,但尋其根源,又無不依賴政府官員誘導獎勵之力。 1874年大久保利通 關于殖產興業建議書,明治政府召開勸業博覽會,3.內容,(3)經濟上: 推行地稅改革, 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明治政府頒發的地契,資本主義經濟,富岡繅絲廠,東京街頭的電燈,國家富強之途 第一開發國民多數之智德良能,使進入文明開化之域。 伊藤博文,3.內容,(4)社會生活上: 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時期教育普及率,1898 年,日本學齡兒童就學率達 97% ,為當時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躋于列強者,惟有教育故。要之教育之意,乃是為本國培育國民。無國民安得有人材?無國民且不成社會。” 錢單士厘:癸卯游行記.歸潛記,3.內容,(1)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3)經濟上: 推行地稅改革,,(4)社會生活上: 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最能體現改革性質),(最有利于長遠發展),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4.性質:,有人說:“日本近百年來奇跡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近毀滅性的失敗,都同時孕育在明治維新中”。,三、影響,1.積極影響:,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消極影響(局限性):,日本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要堅持改革創新,要重視發展教育,培養人才,啟示:,要善于學習先進科技和文明,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相同點:,(1)原因:,(2)性質:,(3)影響:,(4)局限性:,都是封建制度(統治)阻礙社會經濟發展,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都是本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封建殘余,不同點:,背景不同:,日本面臨國內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并存,內容不同:,日本從各方面向西方學習,俄國面臨國內農奴制危機,俄國集中廢除農奴制,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資本主義國家?是通過什么途徑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英、美、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俄國、日本:通過資產階級改革,1.19世紀中期日本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世紀中期哪國率先侵略日本?日本面臨哪兩種危機? 2.推翻幕府統治進行改革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日本改革的事件名稱?人物?時間?目的? 3.日本改革政治方面的內容? 4.軍事方面的內容? 5.日本改革經濟方面的內容? 標明最能體現資產階級性質是哪句話? 6.日本改革社會生活方面的內容? 7.日本改革的性質?意義? 8.日本改革有何局限? 9.俄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相同性質?相同影響? 10.改革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