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治10.2《我們與法律同行》教案(蔣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課 題:我們與法律同行 教學目標:通過對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知道依法辦事的定義及怎樣依法辦事;明白道德與法治的關系,懂得樹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國的推動者;通過用法律知識分析簡單的案例,培養學生判斷思維能力和概括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 學會依法辦事。教學難點:樹立法律信仰。教學步驟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一集體設計從小明隨便借身份證引起的麻煩作為開題,引出身份證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居民身份證是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證件,它有以下作用:1、選民登記;2、戶口登記;3、兵役登記;4、婚姻登記;5、入學、就業;6、辦理公證事務;7、前往邊境管理區;8、辦理申請出境手續;9、參與訴訟活動;10、辦理機動車、船駕駛證和行駛證、非機動車執照;辦理個體營業執照;11、辦理個人信貸事務;12、參加社會保險,領取社會救濟;13、辦理搭乘民航飛機手續;14、投宿旅店辦理登記手續;15、提取匯款、郵件;16、寄賣物品;17、辦理其他事務.教師總結:作為現代公民要樹立法律意識,并自覺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怎樣依法辦事、怎樣肅立法律信仰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討的問題。補充教學環節二集體設計在中國,制定法律的權力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的制定過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審議、表決和公布四個環節。法律案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后,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實施。想一想:(1)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實現靠什么?提示: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什么是依法辦事?提示:依法辦事就是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特別強調: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補充教學環節三集體設計聚焦主題,合作探究活動二:案例分析(多媒體鏈接教材p101“探究與分享”材料)想一想:你認為小程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應對不法侵害?為什么?提示: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漸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著、堅定的捍衛者。補充教學環節四集體設計聚焦主題,合作探究(一)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活動三:案例分析(多媒體鏈接教材p102“探究與分享”材料)思考: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有什么意義?教師講述:樹立法律信仰,就是法治內心的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特別強調:法律至上。思考: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努力為法治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你打算怎樣做?提示: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教師歸納: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補充教學環節五教學小結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學會依法辦事;認識了要樹立法律信仰;明白了法治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今后要認真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小公民。作業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