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冊10《牛郎織女(一)》教案(吳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第11課牛郎織女【教材分析】牛郎織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產生了。到了漢朝,故事情節逐步豐富和完善,有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人情味了。經過大眾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這個故事所蘊含的社會功能、文化價值與達到的藝術標準,都堪稱民間故事的經典,成為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學創作的代表作。故事講述了牛郎從小遭到哥嫂虐待,與家里唯一的老牛相依為命,在老牛的幫助下,與織女相識并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牛郎織女婚后美滿生活,織女被王母娘娘無情地抓回天宮,牛郎織女天河相隔,最后王母娘娘允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鵲橋相會。歌頌了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爭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結構清晰。以牛郎“童年、成人、成家、牛郎織女婚后生活、織女被王母抓走、七夕相會”這樣的線索展開情節。可用概括小標題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脈絡:牛郎身世凄苦,和老牛相依為命得老牛相助與織女相識成婚男耕女織幸福生活織女被王母抓走牛郎織女天河相隔七月初七鵲橋相會。課文情節曲折動人,有不少內容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具有浪漫主義色彩,語言通俗、淺顯易懂,適合以講故事的形式了解課文內容。在內容上,兩課連起來是一個完整故事,但兩段故事卻各有側重。前一篇課文以牛郎的成長經歷為主展開情節,織女在天宮的生活情況作為插敘。后一篇課文以織女的經歷為主展開,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況作為插敘。課文共有三幅插圖,分別呈現出牛郎童年時與老牛相依為命、成年后經老牛指點與織女相識、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三個重要的場景,有助于學生圖文結合,想象畫面,感受故事的生動與神奇。【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孩子,有著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上一單元已學過一些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因此要閱讀并了解故事的內容對學生而言不會太困難。但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復述故事,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長文短教,要兩篇課文統籌安排,進行兩課時的教學,用理清主要人物之間的聯系圖來教學生概括長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學習創造性復述;對故事的主要情節設計連環畫,配上相應的文字。課時很緊張,要合理科學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高效教學。【教學目標】1.認識“嫂、懇、儉、皇”等2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落”,會寫“郎、嫂”等14個字,會寫“嫂子、剩飯”等14個詞語。2.能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把握故事主要內容。3.展開想象,能把課文中寫得簡略的地方講具體,并演一演。4.根據牛郎織女故事的主要情節設計連環畫,能給連環畫配上相應的文字。【教學重點和難點】1.把握故事主要內容,進行創造性復述練習。2.給故事的主要情節設計連環畫,并配上相應的文字。【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1.課件ppt2.預習任務:讀熟課文;自學生字詞,弄懂不懂的詞語意思。【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情境導入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各有一顆明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人們根據他們的名字,創作出充滿傳奇色彩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板書課題 牛郎織女】相機指導書寫“郎”字。(齊讀課題)這個故事很長,是葉圣陶爺爺整理的,選作課文時分成了牛郎織女(一)和牛郎織女(二)兩個部分。今天我們把兩部分合起來完整地學習這個故事。二、檢查預習,認讀部分生字詞,指導書寫“嫂”字1.認讀易錯字出示容易讀錯的字:嫂、梭、篩、衰、珊、釀、拗、罕、落,指名分組認讀。相機指導“稀罕”這個詞中的輕聲“罕”和多音字“落”的讀音。(出示ppt)2. 指導書寫“嫂”字“嫂”字右上的筆順要注意,“臼”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再一豎豎下來。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理清情節回顧上一單元學過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運用這些方法自由快速默讀兩篇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引導提煉主要人物以及人物間的關系,概括主要內容,并板書。)王母娘娘(隔河相望)牛郎 織女(喜結良緣)老牛借助板書,再指名概括主要內容。過渡:民間故事是通過口耳相傳,一代人講給一代人聽而流傳下來的。只講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故事你愛聽嗎?那怎樣才能把故事講得生動具體、引人入勝呢?四、學習把情節講具體,創造性復述故事1.圍繞“牛郎照看那頭牛挺周到”,學習把故事講具體。(1)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總起句“牛郎照看那頭牛挺周到”。齊讀。(2)作者怎樣把這句話講具體的呢?(PPT出示第三自然段分述的語段。)自由讀,指名說。【板書:事例、細節】過渡:我們學習用這種方法來講故事。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故事中哪些地方寫得很簡略,或者感覺沒交代清楚的地方,找出來做上記號。2.同學們匯報的這兩個情節寫得很簡略,怎樣把這兩個情節講具體呢? (1)出示: 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老牛 仙女們商量著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2)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情節,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可以添加哪些事例和細節呢?(小組討論)(3)學生交流,自由練習講述,再指名創造性復述。(4)指導用將描述變成對話的方法講述第二個情節。指名幾個女生講一講、演一演第二個情節。引導學生進行評價。3.教師小結方法。合理添加事例和細節來豐富故事情節把描述變成對話,適當加入人物神態、動作的提示語來表現人物特點聯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經驗4.嘗試創編故事。在同學們的講述中,仙女可以下凡,甚至織女和凡間牛郎結了婚,人和牛相處如此和諧,民間故事就是這樣有趣、神奇。【板書:神奇】你覺得故事中還有哪些特別神奇之處?老牛也是個特別神秘的人物啊!誰來講講老牛的傳奇故事?總結:牛郎織女這個故事開始只有一百來字,就是像這樣一代又一代人不斷想象、添補,創造性地講述故事,才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版本。牛郎織女這個故事無論什么版本,都反映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回家后,同學們也把這個故事有聲有色地講給家人聽吧!五、作業1. 抄寫生字詞。2. 向家人講講這個故事。六、板書設計王母娘娘(隔河相望)牛郎 織女(喜結良緣)老牛事例 細節(神 奇)第二課時一、回憶導入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讀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并進行了創造性地復述。牛郎和織女的相識相知、結合分離真可謂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這個故事也吸引了我的侄子,他捧起課文翻看了一下,卻皺起了眉頭,為什么呢?聽聽他怎么說的?【播放PPT音頻】畫外音:這個故事好長啊,字好多呀!要是有一本圖文并茂的連環畫就好了!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有不同的閱讀需求,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幫弟弟妹妹們設計一本連環畫版的牛郎織女吧!二、梳理故事情節,利用課文插圖指導創作連環畫1.牛郎織女這個故事很長,內容也很豐富,要繪制連環畫,哪些故事情節必不可少?快速瀏覽課文。【板貼概括的主要情節】情節一:牛郎身世凄苦,細心照看老牛情節二:牛郎被哥嫂趕出家門,與老牛相依為命情節三:牛郎得老牛相助,與織女喜結良緣情節四:男耕女織,幸福生活情節五:織女被抓,天河兩隔情節六:初心不改,七夕相會2.出示插圖:書上有三幅插圖,分別是哪個情節呢?對應的課文是哪幾段?(1)出示第一幅插圖和對應的段落。(PPT出示第三、四自然段)根據這兩段話,畫家選取了哪些人物和景物?圖繪制好了,我們再來給這幅圖配上文字。三、四自然段這么長,誰能概括成一段簡潔的文字?小結:看!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選取人物和景物,再配上簡潔的文字,一幅連環畫就設計成功了。(2)(PPT出示第二、三幅插圖)用同樣的方法,我們為這兩幅圖配上文字,也可以完成兩幅連環畫的創作了。三、小組分工合作,設計連環畫。1.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牛郎織女連環畫的設計。每個小組按順序完成一個情節,每個情節可設計一到兩幅連環畫。其余的小組自由選擇一個情節。具體要求:一是文字列出(或簡筆畫勾出)每幅連環畫的人物、景物;二是為畫面配文,語言簡潔。畫面:情節( ):配文:2.小組合作設計,教師巡視指導。四、展示連環畫創作分小組來展示,教師適時指導。學生分別展示六個情節的畫面和文字內容設計,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小結:將你們設計的連環畫完成后期繪圖,裝訂成冊,就是一本牛郎織女連環畫了(教師展示現場裝訂好的孩子們設計的連環畫)。相信我的侄子一定很喜歡,也一定能輕松地讀懂這個曲折動人的故事。過渡:民間故事不僅敘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更以豐富的想象充滿了傳奇色彩,深受人們喜愛。五、感悟人物品性,提煉共性。1.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故事除了牛郎織女以外,還有白蛇傳中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救活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梁山伯與祝英臺死后雙雙化蝶;孟姜女哭長城中孟姜女哭倒長城。大家讀過什么民間故事呢?學生簡單分享。2.這些民間故事能經久流傳,除了想象奇特外,故事的主人翁身上都閃耀著動人的光輝,他們的品性都有這些共同特點,如( )( )( )等。總結:民間故事是口耳相傳的經典,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以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節、經典的人物、神奇的想象,抒發了人們美好的情感,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間故事存在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隨著這個單元的學習,同學們可以閱讀中國的民間故事,還可以領略外國民間故事的奇特風采,感受民間故事的獨特魅力。六、布置作業1.課后讀讀民間故事,用自己的話復述給家長聽。2.準備進行民間故事演講比賽。七、板書設計:牛郎織女牛郎身世凄苦,細心照看老牛 被趕出家門,與老牛相依為命得牛相助,喜結良緣 男耕女織,幸福生活 織女被抓,天河相隔 初心不改,七夕相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