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8《紅樓春趣》教案(周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教 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8* 紅樓春趣(略讀)學科語文學段: 小學高段年級五年級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1. 默讀課文,大致讀懂課文主要內容,能說出對寶玉的印象。2. 借助組合閱讀,感受“紅樓春趣”,激發繼續閱讀紅樓夢的興趣。【教學重難點】大致讀懂課文主要內容,能說出對寶玉的印象。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主要教學活動設置意圖一、線上互動,交流預習收獲交流話題:你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1.聯系上下文,猜詞語意思。如:“剪子股兒”“篗子”等。2.結合書下注釋和“閱讀鏈接”,猜句子大致意思。如:“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 3.查閱資料,大致了解人物關系。小結:同學們在預習的過程中,自主運用本單元所學的方法,嘗試解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并通過線上的交流,相互學習。希望大家在本節課的學習中,繼續運用這些好方法。 鼓勵學生結合學習單,自主運用從前三篇課文中習得的閱讀古典名著方法,嘗試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并在線上開展學習小組的活動。課上,學生分享、交流預習收獲,同伴間相互學習,不斷鞏固閱讀方法,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二、自主閱讀,交流人物印象 (一)交流大致讀懂內容1.出示書中閱讀提示,學生明確學習任務。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交流自己大致讀懂的內容。(二)交流對寶玉的印象1.默讀思考,批畫批注。自學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寶玉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請你在書中畫批。學生默讀課文,批畫批注,教師巡視指導。2.交流對寶玉的印象。對寶玉的印象一:不計較、大度、平等待人(1)學生匯報畫批內容,通過關注人物語言,聯系人物身份,來談寶玉留給自己的印象。(2)小結:關注情節中人物的語言和身份,將自己的閱讀經歷和今天的學習結合在一起,就讓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寶玉。對寶玉的印象二 :率真、性子急、孩子氣(1)學生匯報畫批內容,通過抓住情節中描寫寶玉言行的語句來談體會。(2)引發質疑,深入思考。 引導:讀著讀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互相解疑。 小結:伴隨思考,閱讀越來越深入。對寶玉的印象三:喜愛美好事物 看見燕子他就和燕子說話;河里看見了魚,他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他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 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十五回(1)聯系上文,感受寶玉對美人風箏的喜愛。(2)組合閱讀,探討交流。 推送閱讀材料:對你認識寶玉有幫助嗎? 學生借助組合閱讀材料,交流寶玉留給自己的印象:喜歡親近一切美好的事物。(三)總結對寶玉的印象1.總結對寶玉的印象。(1)學生結合板書,完整說出寶玉留給自己的印象。(2)學生整理、完善自己在書中的批注。2.組合閱讀,豐富對寶玉的印象,激發閱讀興趣。 推送閱讀材料:寶玉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寶玉道:“嘗聞古人有云: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此處并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之處。莫若直書曲徑通幽處這句舊詩在上,倒還大方氣派。”眾人聽了都贊道:“是極!二世兄天分高、才情遠,不似我們讀腐了書的。”賈政笑道:“不可謬獎。他年小,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待選擬。”節選自紅樓夢第十七回 學生借助組合閱讀材料,談對寶玉的印象:天分高,有才情。 鼓勵學生繼續閱讀紅樓夢,進一步豐富對寶玉的印象。3.總結閱讀方法。寶玉放風箏的過程真是“一波三折”。我們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課外資料,抓住情節中描寫寶玉言行的語句去體會,對寶玉的印象越來越豐富。本課是略讀課文,在此引導學生關注“閱讀提示”,從中明確自主學習方向,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運用已初步具備的閱讀古典名著的能力,交流閱讀收獲。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抓住情節中人物的言行的語句,來談對寶玉的印象。學生通過自主畫批、全班交流,不斷經歷著思考交流再思考的過程,使他們原本對寶玉的印象逐漸豐富。教師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感受與表達,并適時給予點撥,滲透閱讀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質疑,相互解疑。伴隨著思考,學生的閱讀也越來越深入。引導學生結合板書,完整說一說對寶玉的印象,同時補充、完善自己在書中的批注,使得學生原本對寶玉單一、碎片化的印象,變得更加清晰完整。同時,通過兩次閱讀資料的補充,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對寶玉的印象,激發他們繼續閱讀紅樓夢的興趣。總結閱讀方法,為學生日后的閱讀奠定基礎。三、走進情境,感受“紅樓春趣” (一)聚焦文字,想象畫面1.聚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想象畫面。說著說著,風箏都飛上天了。寶玉等大家都仰面望向天空,會是怎樣的畫面呢? 2.學生交流自己心中熱鬧、美好的放風箏畫面。(二)創設情境,體會情感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一時,一展眼,一會兒”,想象風箏快速飛走的畫面,體會風箏放走晦氣,寄托美好心愿的寓意。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三)勾連全文,感受春趣放風箏的畫面太吸引人了,難怪眾人都仰面說道:有趣,有趣!這“紅樓春趣”,到底“趣”在哪里?學生勾連全文,感受春趣:1.眾人在春天享受放風箏這件事有趣。2.寶玉放風箏一波三折的情節有趣。3.放風箏的寓意有趣。 小結:同學們總結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伴隨著大家的朗讀、思考和交流,我們都沉浸在這無窮無盡的紅樓春趣中了。在作者精妙的文字描寫中,為讀者呈現了放風箏的有趣畫面,學生在閱讀中,想象畫面,感受大觀園里人們放風箏時的熱鬧景象和美好情境,以讀促悟,以悟促讀。教師引導學生統整全文,從放風箏這件事、寶玉放風箏一波三折的情節和放風箏的寓意等多方面感受“紅樓春趣”。四、拓展閱讀,激發閱讀興趣(一)引入多種閱讀方式,激發閱讀興趣1.播放影視劇片段黛玉葬花。2.引出“快樂讀書吧”,激發閱讀興趣。這些人物還有什么故事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讀一讀紅樓夢,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我們會在“快樂讀書吧”的交流會上,來分享閱讀的發現與體會。(二)梳理名著單元,總結閱讀方法1. 回顧閱讀名著經歷,總結閱讀方法。關注情節 聚焦人物結合資料 深入體會2.鼓勵學生運用閱讀方法,繼續閱讀古典名著。3.布置作業。推薦閱讀紅樓夢,并在“快樂讀書吧”交流會分享閱讀發現與體會。教師播放視頻資料,引出“快樂讀書吧”,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期待,為閱讀紅樓夢整本書蓄勢。基于本課在單元中所處的位置,有必要在此回顧整個單元,梳理一下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以便于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進一步運用所學方法,開展更為廣泛地閱讀。板書設計關注情節聚焦人物結合資料深入體會8*紅樓春趣大度、不計較、平等待人 寶玉 率真、性子急 喜愛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