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2.2《校園里的動物》教學設計.docx
校園里的動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中,教材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比較熟知的小型動物,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材選擇讓學生對最熟悉的校園里的動物進行尋訪和觀察,通過先說一說校園里哪些地方可能有動物?可能有哪些動物?觀察時按照怎樣的順序?采用什么工具輔助觀察?等問題的思考,為進一步認識動物、保護動物作準備,孩子們通過找一找、看一看、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體會小動物的多樣性是與環境的適應性的表現。【學情分析】孩子們天生都喜愛小動物,已經在校園里的植物一課中觀察過校園里的植物,在探究校園植物的過程中無意間接觸到了生活在校園里的動物,甚至表現出比研究植物更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在已有經驗和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學生對于校園動物的尋訪和探究,會讓他們掌握更多的觀察方法、記錄方法,發現更多關于動物的特點,這一課之前學生對于動物的身體形態特征觀察較多,了解較多,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孩子們對于動物的生活環境、結構特點與運動方式、生活環境會有更深的了解,對于系統掌握動物的特點有很大好處。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學生通過對校園動物的尋訪,初步了解動物具有多樣性,動物的生存依賴于環境。2.學生通過對校園動物的尋訪,初步了解校園里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茖W探究目標:1.學生能回憶和整理已有的對校園動物的知識和經驗判斷。2.學生能提出尋訪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交流觀察所得??茖W態度目標:1.學生能發展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的態度。2.學生愿意與同伴分享有關校園動物的觀察發現??茖W、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目標:學生在尋訪校園動物的過程中能初步感受校園動物的多樣性,能保護身邊的動物,初步具有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意識?!窘虒W重難點】重點:學生通過對校園動物的尋訪,初步了解校園里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難點:學生通過對校園動物的尋訪,初步了解動物具有多樣性,動物的生存依賴于環境?!静牧蠝蕚洹拷處煟憾嗝襟w課件、班級記錄表、校園小動物卡片、空白卡片。小組:棉簽、放大鏡、尺子、一次性手套、筆、學生活動手冊?!窘虒W流程圖】【教學過程】1.談話聚焦教師提問:同學們觀察過校園里的動物嗎?有哪些呢?誰能說一說這些動物是什么樣的?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觀看視頻:校園里的動物及周圍的環境。教師活動:引出課題,并提問如果大家去觀察校園里的動物,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采用什么工具?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學生活動:根據前概念及生活經驗思考并回答。設計意圖:以提取學生前概念及生活經驗為切入點,引入本節課要探究的問題,從學生的回答中,發現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煉出本節課的課題,激發學生興趣,同時提出探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保證探究過程真實、有效。 2.尋訪校園里的動物師生討論,為下面的探究環節做好準備:(1)按照怎樣的順序觀察?從學校正門出發,按照逆時針旋轉一周進行觀察,最后在學?;@球場集合。重點觀察:生物園、花帶、竹園、兒童樂團、地球園、小河等處,對這些地方的大樹上、草叢中、石塊下、小河中進行具體觀察。(2)用什么工具觀察?可以使用適當工具(放大鏡)觀察細節,尺子測量長短,用棉簽輕輕接觸小動物觀察表現,需要感受時還可以用到一次性手套,隨時用筆進行記錄,還可以根據主要特點畫出小動物。(3)用什么方法觀察?測量、觀察、觸摸、記錄、討論。(4)如何保證安全?一是觀察者自身的安全。不隨便去危險的場所,不去觸摸危險的和不知名的動物。二是要保障小動物的安全。不破壞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不捉、傷害小動物。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帶著工具,拿上筆和學生活動手冊列隊出發,提高觀察活動的儀式感,像科學家那樣去尋找、觀察校園里的動物。按照老師的要求分組進行探究活動。設計意圖:明確觀察的順序、時間、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確保觀察有序、高效進行,實際上是給學生以指導,一年級的孩子探究剛剛開始,需要老師較多的扶持,逐步掌握一些簡單的觀察工具、觀察方法,及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體會觀察的快樂,提升觀察的興趣。3. 研討發現展臺出示:小組觀察的結果,可以是記錄,也可以現場進行說明,小組成員進行補充。學生活動:觀看其他小組的成果,展示交流自己不同的成果和發現,談自己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提問:我們一共發現了多少種小動物?(指向校園動物的多樣性統計。)討論:舉例一種小動物,你覺得這種小動物有可能還會在校園的什么地方生活著?(讓學生初步感知校園同種小動物數量的多少和基本的生活環境。)交流:哪些預測的小動物果然找到了,哪些小動物沒有找到,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呢?(引導學生對于季節性、生活環境、觀察方法等方面的反思。)師生進行總結:動物生活在喜歡的環境中,同時影響著環境。設計意圖:將每個小組的發現得到呈現,匯總成全班的成果,發現校園動物的種類、數量及生活環境,從而得到動物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每個季節的動物會有所不同,動物會隨著環境的不同種類、數量等會發生變化。4.拓展延伸提問:關于校園里的動物,你還想知道什么?小區的動物有哪些?我們該如何保護這些動物?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學生對于校園里的動物只是了解了其生活環境、數量、種類,對于這些動物的其他特點,如:生理功能、主要特點、種類區分、與環境的關系、與人類的關系等,學生了解甚少,還需要進一步地學習和研究。當然,這節課的主旨還是讓學生通過與動物的親密接觸,發現動物與環境、與人類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作為人類應該與動物和諧相處,保護它們其實是保護我們自己?!景鍟O計】校園里的動物觀察工具:棉簽、放大鏡、尺子、一次性手套觀察地點:生物園、花帶、竹園、兒童樂團、地球園、小河 觀察方法:測量、觀察、觸摸、記錄、討論保障安全:自身安全、小動物的安全 分享發現:動物種類、數量、生活環境【學生記錄單設計】1.用簡筆畫的形式把發現的校園動物畫下來,不用畫得很像,只要顯示主要特征就行。2.找到什么動物才能畫什么動物,不能為了顯得比別人多而畫上沒有發現的動物。3.可以在每個格子的右下角標上發現同種動物的數量。4.最下面的填空是統計一共發現了幾種動物,指向動物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