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2 《種植鳳仙花》教學設計.docx
1.2種植鳳仙花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這節課主要有兩個活動,一是“播種”,在認識種子的結構特征后,本節課中學生要開始種植鳳仙花,并制定觀察計劃;第二個活動是做一個可以觀察的“種植杯”,方便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知道鳳仙花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學生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也為學生探究植物一生生長變化提供材料。本節課的種植活動是否成功、種植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長、觀察記錄計劃是否切實可行,是整個單元教學目的得以達成,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緦W情分析】通過前面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認同種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體,種子萌發發育成新植物。但是種子如何發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種子都能發育成新的植物嗎?種子萌發后植物又是怎樣生長變化的?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將會充滿熱情與好奇地開始種植他們的鳳仙花,感受植物整個生長變化過程。【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l 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茖W探究目標:l 會用播種的方法栽培植物。l 能利用種植杯觀察記錄種子萌發的過程。l 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觀察計劃,能用表格、圖片、測量紙等記錄鳳仙花的科學態度目標:l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種子萌發過程的探究興趣。l 樂于運用長期觀察記錄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長變化??茖W、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目標:l 意識到植物生長依賴于適宜的環境條件,具有保護土壤和周圍環境的意識?!窘虒W重難點】重點:播種的方法以及種植杯的設計和制作難點:制定植物生長變化觀察計劃,以及長期的觀察和記錄?!静牧蠝蕚洹炕ㄅ?、土壤、鳳仙花種子、水、小鏟子、透明塑料杯、衛生紙、黃豆種子【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1.導入教師提問: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需要什么條件?我們的依據是什么?設計意圖:上節課認識了種子的結構,結合上節課的內容以及生活中的觀察,推測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的條件。2. 種植鳳仙花教師提問:選擇什么樣的鳳仙花種子?為什么?。學生活動:挑選合適的鳳仙花種子,按步驟種植鳳仙花。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種子飽滿、完整-自身條件;適宜的水分、溫度-外部條件。理解維持植物生存需要適宜的環境。3. 制作種植杯教師提問:種子在土壤中發生什么變化?我們怎樣看到呢?學生活動:制作種植杯。設計意圖:用問題啟發學生思維, 如何使種子在土壤中的萌發過程可視化。先從透明容器利于觀察入手,到種植杯的種植操作,方便學生觀察和收集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4. 制訂鳳仙花的生長變化觀察計劃教師提問:種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發生什么變化?怎樣做才能做好觀察記錄,了解植物一生的變化?學生活動:制訂鳳仙花的生長變化觀察計劃。設計意圖:進一步培養學生制定觀察計劃的意識和能力用計劃引領學生堅持并進行有效觀察。5. 拓展教師活動:展示土豆塊、紅薯塊、天竺葵的枝條等利用植物根、莖葉繁殖的植物圖片。學生活動:認識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和種植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種子繁殖以外,植物還有其他的繁殖方式?!景鍟O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