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教學設計.docx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六年級下冊生物的多樣性單元的第2課,是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的延續,與第1課共同引領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科學調查活動,完成課程標準里“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動物,不同的動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種動物也存在個體差異;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種植物也存在個體差異;7.3.3對常見植物進行簡單的二歧分類”的學段目標。此前已經解決了常見的生物的名稱和特征,根據某些特征完成動物的分類等問題,本課的內容則落在“針對生物種類多樣、分布廣泛等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展示校園生物狀況”上。本課首先通過回憶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引出校園生物的相關問題;然后通過交流調查活動將各組的調查結果匯總在一起,形成對校園生物種類和分布的整體認識;對生物整體有了認識后,確定一個標準,按照二歧分類法將校園里的植物進行分類整理;最后,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展示校園生物狀況。通過觀察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幫助學生建立關于校園生物的整體認識,有利于發現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樣性及其意義。【學情分析】經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已經對校園環境較為熟悉,具備了對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中發現的生物進行整理、分析的能力。但學生對校園的整體認識,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關系的認識上仍存在迷惑。本課通過二歧分類法對植物分類,通過設計、畫圖等方式將生物呈現在校園生物分布圖上,幫助學生縷清上述問題,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樣性及其意義。【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2.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科學探究目標1.能用二歧分類法對校園內的植物進行分類。2.能通過制作生物分布圖呈現調查結果。科學態度目標1.能實事求是地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2.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他人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目標1.意識到校園環境與生物、生物與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2.愿意從我做起,用實際行動保護校園環境。【教學重難點】重點: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了解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生物。難點:會利用分布圖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材料準備】為學生準備:校園平面圖、直尺、彩色鉛筆、記號筆、A4紙等。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校園生物統計表(班級記錄表)。【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1.情景導入,揭示課題出示校園中常見生物的圖片。教師提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些生物?我們在校園生物調查中是否見過這些生物?它們出現在什么地方?預設:我們在足球場草地里看見了螞蟻;我們在操場上看見了蜻蜓;我們在花壇里看到了龍船花談話:在校園生物調查中你還搜集到了哪些生物?它們都生存在哪里?小結:是的,大家在校園里認識了很多生物,那我們一起把大家的發現制作成校園生物分布圖吧!(板書課題: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設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通過出示學生調查中容易找到的生物照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通過交流呈現更多的校園里的生物,為后面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奠定基礎。2.交流調查記錄,匯總班級記錄表談話:通過調查活動,你發現了多少種生物,現在就來交流和匯總我們的發現吧!提問:請各個小組的同學來說一說,你們小組調查的是校園的哪塊區域,搜索到了哪些動物和植物?它們各有多少種?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投影展示學生記錄單。)分組匯報,教師匯總。對于不知名的生物,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生物模樣和生活的環境,識別出生物的名稱。談話:整個校園中生活著多少種動、植物?它們分別生活在什么地方?小結:校園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生物,它們生活的環境各不相同。設計意圖:這是一個交流調查結果的活動。學生對校園生物進行班級匯總,匯總的內容包括調查區域的名稱、區域的環境特點、區域中發現的生物名稱、區域內生物的數量等,為后面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做好充分的準備。3.用二歧分類法分類談話:同學們,從我們的班級匯總表中,我們搜集了許多植物,給它們分類,可以更方便了解它們的特點。出示幾種校園內的常見植物。教師提問:你有什么辦法將這些植物進行分類嗎?學生小組合作,給植物分類,交流分類結果。談話:我們也可以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進行分類。二歧分類法就是確定一個標準,將我們發現的校園植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成兩類,繼續確定新的標準,直到不能繼續分為止。請大家試著用二歧分類法對這些植物進行分類。小組再次合作,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分類,展示、交流各小組的分類結果。小結:通過學習,大家了解了二歧分類法,今后也可以運用二歧分類法進行分類,以方便整理信息。設計意圖:學習二歧分類法對多種植物進行分類,完成課標中對二歧分類法的教學要求。同時,在分類過程中,學生逐漸體會到植物的多樣性。4.制作生物分布圖談話:校園內的生物種類很多,每種生物的生存環境各不相同,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快速、清楚的掌握校園內每種生物的生存區域呢?預設:可以做一張校園生物地圖,在地圖上標出不同生物的位置。提問:大家認為這個方法怎么樣?在制作過程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學生交流討論。小結:(1)生物地圖可以用我們的校園平面圖,也可以自己畫出校園的各個區域。(2)可以用編號的方法標注各區域中生物的名稱,也可以用畫圖或其它方法呈現生物的分布情況。(3)可以只標注名稱,也可以在呈現生物種類的同時,呈現區域內生物的數量。(4)無論用什么方式,都應力求直觀全面。現在,我們共同來制作一幅校園生物分布圖,直觀展現校園生物大家庭。學生小組合作,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完成后粘貼到黑板指定位置,請各小組之間利用磁貼相互評價。出示優秀小組的生物分布圖,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校園生物分布圖,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預設:有的地方生物種類較多,有的地方生物種類較少。花壇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多,操場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少。教師提問: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種類會有所不同?預設:因為花壇里有土壤,適合植物的生長,而動物以植物為食,也會來這里安家,所以花壇中的生物種類比較多。談話:同學們發現生物之間有吃和被吃的關系。在調查過程中,你還有沒有觀察到動植物之間其它有趣的關系?預設:動物的糞便可以給植物提供養分,有些動物可以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小結:生物的生存都是需要適應的環境,像校園的花壇里、草地上、大樹下這些地方都非常適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和生物之間,生物和環境之間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設計意圖:學生認識了校園生物,通過先將校園中的生物編號,再將號碼標注在校園平面圖的相應位置等多種方法制作了校園生物分布圖,便于對校園生物形成整體認識,意識到校園環境與生物、生物與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5.知識應用,拓展延伸學校里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大家課后可以查閱圖書,或者利用現代的技術手段,尤其是各種識別植物的軟件,像“形色”“花伴侶”等,識別出它們,并給它們掛牌,制作校園生物小報。設計意圖:介紹幾種常用的植物識別軟件,用現代技術識別植物,給植物掛牌。技術與知識相融合,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板書設計(生成)】【板書說明】右邊展示學生運用二歧分類法對植物分類的結果,下邊展示學生的校園生物分布圖。【學生記錄單設計】【班級記錄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