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8.2《我與集體共成長》教案(陳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我與集體共成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明確創(chuàng)建美好集體的階段任務。2、 認識創(chuàng)建美好集體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3、 認識承擔責任對于集體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標:勇于對集體承擔責任,能夠為建設美好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樹立奉獻集體意識,為親近社會、融入社會做好思想準備。【重點難點】重點:為建設美好集體承擔自己的責任。難點: 在建設美好集體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今后走向社會做準備。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根據(jù)“探究與分享”的內(nèi)容制作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話題討論,為集體擔責給我們帶來的意義。【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人人憧憬美好的集體,希望生活在美好的集體中,美好的集體是有標準的,有什么標準,(學生回答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是善于合作的;是充滿活力的。)美好集體需要每個成員的自覺愿望和自主行動,需要我們自主建設、自我管理。(展示多媒體圖片,同時插入歌曲團結(jié)就是力量讓同學感悟集體的力量)二、 講授新課(一) 合作探究 熱點剖析(學生圍繞問題閱讀并討論)1、建設美好集體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么?2、如何為集體建設盡責盡力? 3、在集體生活中,我們?yōu)槭裁匆獙W會承擔責任? (二)師生互動 逐步形成(借助多媒體展示師生討論)1、建設美好集體的階段任務: (1)初建階段:尋求共同目標,推選組織機構,分工各負其責。 (2)成長階段:溝通合作順暢,行動協(xié)調(diào)一致,相互平等接納。 (3)成熟階段:鑄造思想靈魂,群體活力盎然,充分自由成長。 2.為集體建設盡責盡力: (1)總體要求:集體建設有賴于每個成員的自覺愿望和自主行動,需要我們自主建設、自我管理。(2)具體要求:我們共同確定并認同愿景和目標,為集體建設貢獻才華和智慧;共同商定集體的規(guī)則與制度內(nèi)容,確定組織領導者的品格與才能要求并選舉組織領導者;共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集體氛圍,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輿論氛圍、積極的精神氣息而努力; 為集體出力,各盡其能,發(fā)揮所長,承擔集體事務,維護集體榮譽。3.在集體生活中,我們?yōu)槭裁匆獙W會承擔責任?(1)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fā)展 的必要前提。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有助于學會正確地做事,提高能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擴大自我成長的空間。(2)主動作為、勇于擔責可以為自己贏得信任,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從而擁有更多發(fā)展的機會。三、課堂小結(jié)(同時插入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再次讓學生體會與集體共成長的力量)【探究與分享】張良是小學六年級的班長,負責班里的各項工作,每天都是最后一個離開班級。爸爸說:“你馬上要上初中了,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不要當班干部了,浪費那么多時間,有什么好處?而且嚴重影響學習!”張良聽了爸爸的話又詫異、又委屈。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張良爸爸的想法對張良有什么影響?(2)張良想勸說爸爸,你認為他應該說些什么?答:(1)爸爸的想法會使張良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從而提高他的學習成績。(2) 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有助于學會正確地做事,提高能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擴大自我成長的空間。主動作為、勇于擔責可以為自己贏得信任,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從而擁有更多發(fā)展的機會。【教學反思】教學設計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班集體建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材,通過師生互動,同時借助視頻、音頻、白板等多媒體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力,逐步構建關于集體創(chuàng)建階段任務、建設步驟、為集體擔責意義等學生終生發(fā)展必備知識和能力。同時提升對集體力量的感悟,更加熱愛集體,積極參與到集體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