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喻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課 題】第1課時 生活需要法律個性化設計【課程標準】 3.2 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體會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有賴于每個公民的參與,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教學目標】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培養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2、 能力目標:領會法律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關系,明確法治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表現。3、 知識目標:認識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認識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重要作用;認識法治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初步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認識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學難點】認識法治是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教學方法】活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學情分析】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而日益擴大的社會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只依靠這些紀律和守則,遠不能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對法律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盡管這種了解是膚淺的,甚至是片面的,但學生已經認識到法律的存在,這對于學習這一單元內容有一定的幫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此材料) 初中生小海在淘寶上買了一款書包,可收到貨后,發現與網店上提供的貨品圖片差距很大。不僅有嚴重色差,而且做工粗糙,拉鏈質量很差,線頭很多。1、如果你是小海你會怎么做?學生發言2、小海當天就決定退貨。店家能拒絕嗎?為什么?學生發言教師歸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七天無理由退貨3、小海最終成功退貨。他的這次網購經歷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需要什么來調整?(生活需要法律來調整)教師總結: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器,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穩定的空間。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探討法律與生活的關系這個話題。2、 展示學習目標1、 認識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認識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重要作用;認識法治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初步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2、領會法律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關系,明確法治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表現。三、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自學84-88頁,積極思考問題,在書中找到答案并用鉛筆標注清楚,5分鐘后,以活動形式提問回答:1、法律與生活的關系?2、法律的本質?3、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義是什么?4、為什么我們的生活需要法律?四、小組合作學習在自學的基礎上,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自己有疑惑的問題,對疑惑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加深對問題的認識五、自學檢測活動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多媒體鏈接教材上P84“運用你的經驗”欄目)想一想:(1)圖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提示: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理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2)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提示:如果沒有法律,就像道路沒有交通信號燈一樣,車會橫沖直撞,交通癱瘓,安全事故頻發。如果沒有法律,社會生活就會沒有秩序,人類隨心所欲,帶來的是自己的滅頂之災。特別強調:生活需要法律,生活離不開法律。(3)如何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提示:生活中的各種社會關系,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活動二、探究與分享(多媒體鏈接教材P85上“探究與分享”欄目)學生思考:(1) 上述行為都是自覺的嗎?(2) 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你贊同這一觀點嗎?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后選派代表發言活動三:法律相伴一生(多媒體鏈接教材P86上“探究與分享”欄目)1.學生自主獨立完成教材P86連線題。2.同桌交流:材料中我們的主要權利有哪些?義務有哪些?相應的法律是什么?想一想:個人生活與法律的關系?要求把探究的答案記在課本或筆記上,然后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多媒體展示此表格)我們的權利相應的法律生命健康權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人身自由權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人格尊嚴權 民法通則、戶口登記條例等。受教育權義務教育法、教育法等。智力成果權民法規則、知識產權法等。財產權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勞動權勞動法等。教師歸納:權利與我們相伴一生,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活動四:法律的產生(多媒體播放教材p87相關鏈接,配上圖片解釋)思考:(1)法律是什么時候產生的?(2)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靠什么調節人際關系和自己的行為?提示:風俗習慣。(3)法律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創制法律目的是什么?提示: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4)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你讀出了什么信息?學生發言教師歸納:(多媒體出示問題:法律的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活動五:“期待中的法治國家管理”(多媒體P87頁探究與分享:)(1) 法律產生以后,人類走上依法治國道路了嗎?為什么?(2) 法治強調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義。你期待的法治國家是什么樣的?(3)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完成P87頁探究與分享(4)討論: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義是什么?它和“法制”有什么不一樣?提示:(1)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之上。(2)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3)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律師告知: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制是對國家的法律制度的簡稱。活動六:新中國65年法治歷程(多媒體播放“回眸新中國65年法治歷程”視頻)思考:(1)“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程中有哪些重要性的標志事件?提示:1954年9月20日,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我國現行憲法。1999年,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0年,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是什么?” 提示: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有什么重要意義?提示: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活動七:P88探究與分享閱讀P88探究與分享,說說你知道的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有哪些?學生發言,教師補充1、 新修改的環境法處罰更嚴:按日計罰。2、 我國出臺了物權法。 六、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明白了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了法律的產生過程和法律的本質;懂得了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明確了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生活離不開法律,從今以后,我們要做到認真學法、懂法、自覺守法,七、當堂訓練:能力評價與測試中相關的選擇題八、作業布置:必做:能力冊P60的非選擇題8、9題選做:歸納抄寫本框知識點學生閱讀材料,思考:1、 如果你是小海你會怎么做?2、 小海當天就決定退貨。店家能拒絕嗎?為什么?學生發言齊讀學習目標請同學們自學84-88頁,積極思考問題,在書中找到答案并用鉛筆標注清楚,5分鐘后,以活動形式提問回答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自己有疑惑的問題,對疑惑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學生閱讀教材上P84“運用你的經驗”欄目)想一想:(1)圖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2)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3)如何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學生發言后教師補充學生閱讀材料思考:(1)上述行為都是自覺的嗎?(2)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你贊同這一觀點嗎?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后選派代表發言1、學生自主獨立完成教材P86連線題。2.同桌交流:材料中我們的主要權利有哪些?義務有哪些?相應的法律是什么?想一想:個人生活與法律的關系?學生發言學生閱讀教材P85上“探究與分享”欄目思考:(1)法律是什么時候產生的?(2)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靠什么調節人際關系和自己的行為?(3)法律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創制法律目的是什么?(4)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你讀出了什么信息?學生發言閱讀教材p87相關鏈接,思考:(3) 法律產生以后,人類走上依法治國道路了嗎?為什么?(4) 法治強調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義。你期待的法治國家是什么樣的?(3)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完成P87頁探究與分享(4)討論: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義是什么?它和“法制”有什么不一樣?學生觀看“回眸新中國65年法治歷程”視頻)思考:(1)“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程中有哪些重要性的標志事件?(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是什么?”(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有什么重要意義說說你知道的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有哪些?學生發言,教師補充學生完成當堂訓練任務【板書設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與個人相伴一生生活需要法律原始社會沒有法律法治的腳步 法律的產生和本質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