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許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 資源ID:52115 資源大小:19.50KB 全文頁數:2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30金幣 【人民幣3元】
下載資源需要30金幣
【人民幣3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許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第九課 第二節法律保障生活教材分析:本課是學生學習法律的基礎,由什么是規矩引出規則,進而導入到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深入淺出,層層遞進。教材源于生活,深入于生活。使學生在感知中理解、感受法律。課 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活動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尋找規則、認識規則、感悟規則的基礎上,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教學重點: 規則的分類、法律的作用 教學難點: 法律的三大特征 教學方法: 多媒體課件、案例分析、探究式教學教學過程導言:通過前節課學習,我們知道生活需要法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那法律如何保障生活呢? (一) 我們身邊的規則活動一:分析案例(趣談)請同學們說說這兩個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 結論:無規矩不成方圓活動二:社會規則如何分類?學生討論,從兩幅圖片中能找到幾種社會規則?各有什么特點?結論:道德靠輿論、習慣、信念的力量,在心中定出準則;紀律、規章本單位團體需要,局部適用的準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為什么特殊呢?請看視頻“我爸是李剛”)活動四:播放視頻“我爸是李剛”案情追蹤1.本案的處理是依據了哪一規則? 法律2.這一依據是由誰制定的?如何產生的?由【時事鏈接】得出: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3.在本案的處理過程中,有哪些機關參與其中?(展示警察、法庭、監獄、軍隊等暴力機關等圖片)得出結論: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即暴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4、由李啟銘受到法律制裁前后的圖片、語言對比,引出法律對哪些人具有約束力?得出結論:法律對全體社會公民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概括出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征:(1)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最主要特征)(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6、規則比較(填表,課本88頁)活動四:暢所欲言:以“我的一天”為題,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法律得出結論:生活離不開法律(過渡)(二)法律的作用1、案情繼續追蹤望都縣人民法院對此案依法判決如下:李啟銘醉酒駕車,致一死一傷,交通肇事罪成立,判處有期徒刑6年。死者家屬和傷者依法獲得了相應的經濟賠償共計55.1萬元。學生思考并討論:(1)法院的判決結果反映了法律具有哪兩個作用?學生答規范和保護作用(2)法律的這兩個作用分別是如何得以實現的? (即分別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答規范作用的表現為:法律通過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及履行的義務,讓我們懂得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的保護作用是通過什么得以實現?學生答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2、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三、課堂總結: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本課知識梳理。四、拓展空間:有人認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對此觀點,你的看法是什么?老師總結:法律不是萬能的,法律是人類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只是社會規范的一種,它的作用只局限在自己的范圍內,法律不能替代其他社會規范的作用
- 注意事項
-
本文(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許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為本站會員(公開課大拿)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